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不知常,妄作凶 (2 / 12)
没有多久,便听闻娄家接了宁王府的文聘。十九岁那年借口再见,冬日里,她远远地立于雪中,望了自己一眼。“王世兄,就此别过。”
那一日天寒地冻,树枝上垂下长长的冰棱,呵气成霜,这七个字,却比一切都要冰冷。即使今日在明媚春光中回想起来,仍然禁不住内心的颤抖。
而眼睁睁的分离,就是一辈子。
王守仁一声叹息。十几年过去,她是万人之上的宁王妃,可是仍然毫不犹豫地救了自己性命。藩王得罪锦衣卫可不是好事,尤其“宁静致远”显然是阉党的爪牙,无论是八虎中的哪一个,都不是好惹的。
这一声悠悠的叹息,连王守仁自己也分不清,是欣喜还是忧愁。
山势和缓,葱葱郁郁。王守仁缓缓信步踱来,山腰上一间小小的道观面南而立,门前一排垂柳间着数棵杏树,便似绿罗衣上绣着黄花,是江南独有的娇嫩。王守仁望着望着不禁微微笑了。在北京多年,忙忙碌碌官场沉浮,风景是久未留意,思乡亦是长远不曾有过了。
凝神看时,道旁的龟背上照例驮着石碑,碑上是“冶城城隆祠”几个篆字,古意盎然。下面几行小字曰:“冶城最古而最为胜地。吴即为冶城,晋初为冶城,后为西园,宋为总明观,杨吴于此建紫极宫。宋改天庆观,大中祥符间赐额为祥符宫。故元初名玄妙观,后改大元兴永寿宫。国朝太祖赐名始为朝天宫。初,门南向,后以宫内火灾,移门居东巽方,而径为九曲,前小殿,四隅以四亭翼之,象玄武禳火也。金陵百姓更建城隆祠,以祭祀城隆之神,祈佑我冶城也。”
王守仁点点头。朝天宫的来历,倒和观中的碑刻说的一样。
春秋吴王夫差时即在此修筑冶城,用于冶铸铜器,所以此山被称为冶山。人员聚集而成的城邑便叫冶城,应该是南京最早的城邑之一了。算下来近两千年,就是冶山道院自南朝连绵也岂止一千多年!
双梧真人含蓄地只说朝天宫千年积淀,看来观里是有些代传之秘。王守仁颇有些好奇,弘天的医术、飞天的雷法都是非同一般,不知道双梧真人道术如何?还有那位至今没见到的朝天道长,是什么样?
天才蒙蒙亮,山上一片寂静,石碑前后寥无一人。王守仁想想脚下这片土地春秋时即已为城,胸中那种自伤渺小的困惑又油然而生。
沿羊肠小道到了殿前,匾额上是“护国庇民”四个金字,王守仁缓步进了殿中,仰首望去,大殿正中是城隆大神,两侧是八大将、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钟鼓神。
城隆神就是守护城池之神,也叫城隍。在道家神仙系统中负责护国安邦、除暴安良、统辖亡魂、调和风雨,在明初极受崇拜,据说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是生在土地庙中,而城隆神是土地神的上司。传言不知真假,但朱元璋确实在洪武二年下诏加封天下城隍,甚至规定了城隍的等级。又曾说:“朕立城隆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仰首望去,城隆大神长髯飘拂威风凛凛,神像前的楹联写的是“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无妨”。王守仁呆了呆,上前作了一揖,心中默念:“阳明已经三十有六人生大半,一事无成,前路迷茫,祈大神赐我力量,示弟子该当何去何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