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盗洞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9章 盗洞 (1 / 5)
        盗洞

        这是一座大约处于匈奴鼎盛时期的墓葬。

        因为我们在寻到墓道后没有多久,用来挖掘盗洞的铲子就已经从泥土里带出了不少烧焦的木头及少量的畜骨、黑胎陶片、铁器和漆器残块。而且很不错,估计这还是一座还没有被盗过的贵族大墓。

        匈奴人有集体埋葬于一处的习惯,常人所谓的“龙庭”就是匈奴历代单于和其亲属埋骨之地。匈奴的墓葬地表特征明显,在蒙古境内的诺彦乌拉、乌兰巴托、特布希乌拉及呼尼河畔、达尔汗和乌兰固木市附近,就有很多约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匈奴墓葬,虽然有普通墓葬和大型贵族墓葬之别。但是所有的大墓都被盗过。

        所以鈺帮从来不去打这些草原墓葬的主意。

        几乎没有鈺帮愿意光顾那些早就被人“翻检蹂躏”过无数遍的墓。

        鈺帮在进了墓是只能拿一两样冥器的,这是规矩,也是为了别的同行和后人考虑。中国就这么大,古墓就这么多。要是都被盗了,鈺帮这个行当很快也不用再传承下去了。

        看见这座墓葬完好无损没有被“动”过,秦老明显喜上眉梢。

        其实也只有鈺帮这行倒斗人才能混迹在考古学界,因为只有我们才会对于一般文物不屑一顾,擅长寻找和发现最珍贵最有价值,又最容易脱手的冥器。旁的倒斗人要是在考古界待久了保不好会顺手顺出一两个小玩意来。

        时间一长哪里有不出问题的。

        秦老这老狐狸之所以能在鈺帮这行当里待到现在,又成为资格最老的一位,和他常年的正常工作考古是分不开的,他通常都能在国家出资挖掘考古的墓穴里找到关于古墓的线索,然后一人再去倒斗摸冥器就有把握有方向多了。而且国家的资料做为考古界著名人士的他也可以随意查阅,比我们这些民间人士的确是有优势多了。后来年纪大了,干不了挖盗洞和开棺材之类的体力活,就收了一个徒弟嵩明,仍然活跃在倒斗这一行当里。

        而常的人在大约四十五岁以后就洗手不干了,只有秦老,六十多岁了仍然继续着。

        说到洗手——我瞄了一眼卓言,他的年纪似乎也不小了,恐怕再过个几年就要传出他洗手不干的消息了吧!!

        盗洞终于完全挖成了。

        我随手翻翻那泥土里夹杂的铁器和漆器残块,放到鼻子下嗅了嗅,微微笑起来。

        十分腥气的泥土,如果在水量丰富的地方,有这样的地下土并不希奇,但是在荒漠遍布的徽州,即使从前,千年以前这里还是草原。也不可能有这样干燥后黏性仍然这么大的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