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7章:庄?献策,受命西征(下) (1 / 3)
庄蹻瞬间激动起来,指着地图继续讲解:“昔有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商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太河经其南,荒淫怠政,武王杀之!故曰:天时不能佑地利之主,地利不能济乱亡之国。地之险易,因人而险,因人而易。存亡在于德,战守在于地,唯圣主智将能守之,地岂有险易哉?”
听了庄蹻这番雄辩,众人都纷纷点头。顷襄王脸上的愁云也消散了,高兴道:“孟子有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最近几次战役来看,我军并未占尽天时地利,然能连克齐军与秦军,皆系大司马领兵作战有方。为了收复沦陷疆土,为了夺回楚国故都,寡人答应你率军西征,明日便在朝堂上举行兵符交授仪式!”
“谢大王成全!”庄蹻躬身谢礼后,同庄鼠将地图架子抬回原地。待二人重新落座席间,顷襄王便招手唤来十余名宫女,在席前摆开了歌舞助兴。
长策已定,君臣共欢,畅谈畅饮至深夜。
次日朝堂上,群臣并立,隐约能看到家国复兴的希望了。对于庄蹻的回归,劫后余生的顷襄王自然是高兴,见他目光如炬望着群臣,俨然成了一位圣主明君。令尹子兰、兵部上官大夫等人却闷闷不乐,偶尔扭头瞥一眼这位宿敌。
“执圭大人,开始交授军权吧。”顷襄王从案台上拿起一道丝帛国书,朝庄辛晃了晃。
庄辛领命出列,至王案前接过国书展开念道:“呜呼,大楚亿兆之民,明听誓:秦王暴虐,弗敬天地之道,侵我疆土,毁我社稷,残我生民,人神之所同怒,天地之所不容!今大司马庄蹻临危受命,率军西征,驱逐暴秦,复我山河,立定厥功,惟克永世!”读罢,将国书递给庄蹻,庄蹻跪地接过国书,明誓道:“驱逐暴秦,复我山河,立定厥功,惟克永世!”群臣也跟着高呼了几遍。
而后,庄辛示意侍卫将一柄青铜长钺和一柄青铜长斧抬到王案前。顷襄王从王案上取了兵符,起身走下王位来到庄蹻身前,先将兵符给了庄蹻,再俯身将他扶起,而后再将两样象征军权的物件取了递给他,悉心叮嘱道:“从此至天,从此至地,大司马制之!望祖宗神灵庇护,大司马能替寡人收复疆土,光照四方。”庄蹻接过青铜长钺与青铜长斧,躬身谢了王恩,并
立下誓言:“臣庄蹻当恭行天罚,征讨暴秦,志安社稷,永清四海!”
军权交授结束后,顷襄王满意地坐回王位上去,点名兵部上官大夫听令。
上官大夫意识到没啥好果子吃,颤颤巍巍躬身出列。
“大司马西征,这粮草兵械便交由兵部全权负责。”顷襄王指着他厉声命道,“若有任何闪失,唯你是问!”
“大王明察也!”上官大夫顿时吓得跪倒在地,“国家迁都,加之夏秋之际战乱不止,百姓误了农事,致使国库空虚。仅有兵械粮草已于半月前拨付给景缺将军运往寿春去了,兵部无法向西征军提供粮草哪…”
顷襄王听闻此言,顿时涌起一股怒火,指着他叱责道:“一群老朽庸才,耽误了大司马西征,靳尚便是尔等下场!”上官大夫吓得一言不发。
令尹子兰急忙出列劝解:“王兄息怒也,西征乃家国大事,人人都愿倾尽全力。兵部暂时不能提供兵械粮草实属战乱所致,不能只怪上官大夫一人。”
“大王息怒,此时责怪任何人都没用,譬之犹干渴而凿井,临难而铸兵,虽疾纵而不及也。”庄蹻也劝解道,“臣下在会
稽郡所囤兵械粮草还可抵一年之用,这西征之军需,今年可由会稽郡提供,明年就只能由朝廷提供了。有一年时间做准备,兵部也可轻松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