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屈原变法,贵族反对(上) (1 / 2)
次日早朝,楚怀王正在朝堂上与众臣议事,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屈原、柱国昭阳等大臣在列。
楚怀王从众位臣子中一眼便看见屈原,见他精神抖擞,竖耳倾听,却一言不发。
楚怀王点名道:“屈原哪,你多日不来上早朝,为何来了又沉默不语。目下已进入冬季,寡人命你所造宪令进展如何了?”
屈原出列,躬身施礼道:“回大王,今日早朝下臣正为此事而来。第二批宪令已经拟定,已由宋玉与景差抬至殿外,待大王过目定夺后便可颁布施行了。”
楚怀王惊喜道:“既如此,何不抬进来让寡人过目?也好让众位大臣开开眼界啊!”
屈原回道:“回大王,这第二批法令更为详细具体,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农耕、人才等诸多方面,下臣花费半年多时间方才拟完,真是满腹感想啊!”
楚怀王伸手做请:“噢,不妨先说来让诸位听听。”
屈原回道:“变法图强,破旧立新,于国于家,干系重大,大王造宪令更是关系楚国千秋万代之大事!然则,下臣担心新法一旦面世,势必会引起一些守旧派势力群起反对,屈原并不想当第二个吴起,变法夭折,毁坏楚国根基啊!”
楚怀王扫视一眼群臣:“有寡人为你护法,何忧之有?造法半年,究竟有何感想?”
屈原胸有成竹,拱手回道:“大王,列位大人,古之圣王,所以能取得盛名广誉,丰功伟业,显赫于天下,为后世所铭记,不是得人心者,未尝有也;暴君之所以丧失国家,危及社稷,颠覆宗庙,湮没无闻,不是失人心所致者,未尝有也。大凡拥有国土江山之君王,无不希望国强民富,文治武功,大者君临天下,小者称霸诸侯。然许多君王却不重视人才,不懂得取人之道,致使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以此观之,取人得人之道不可不察,此乃天下之极也!”
楚怀王暗自点头道:“左徒大人所言甚是,寡人愿闻取人得人之道也!”
屈原再次拱手施礼:“回大王,大凡圣明之王,必举贤授能,斥退无能而懈怠之辈。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方能贤良遂进而奸邪并退。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贤才之生,日月相属,未尝乏绝。故所举之处,或在山林、薮泽、岩穴之间,或在囹圄缧绁缠索之中,或在割烹刍牧饭牛之事,然明主不羞其卑贱,以其能,而举之。若无豪杰执政,朝堂必然庸碌之风盛行、阿谀之风盛行、歪门邪道盛行,此乃为政之道,不可不谨慎也。”
楚怀王意犹未尽:“寡人愿闻为政之道”
屈原继续回道:“昔日,管子以‘六兴、七体、八经、五务、三度’此五经辅佐齐国,助齐桓公跃升为春秋五霸之首。所谓六兴者,德有六兴也,曰:开辟田野,建造坛宅,种植林木,劝勉士民,鼓励农耕,修缮屋舍,此乃改善百姓生
活;开发潜在财源,疏通积滞物产,修筑道路,便利贸易,注重送往迎来,此乃为百姓输送财货;疏导积水,修通沟渠,挖通回流浅滩,清除泥沙淤滞,打通河道堵塞,维护渡口桥梁,此乃为百姓提供交通便利;薄收租税,轻征捐赋,宽减刑罚,赦免罪犯,宽恕小过,此乃实施宽大政治;敬养老人,慈恤幼孤,救济鳏寡,关心疾病,吊慰祸丧,此乃救人之危急;给僵冻者以寒衣,给饥渴者以饮食,救助贫陋,赈济破败人家,资助赤贫,此乃救人之穷困;凡此六者,德之兴也。若此六者皆能施行,百姓所有需求便能满足矣!百姓愿望得到满足,必然拥戴并听从于君王。百姓拥戴君王,何愁政不可施,邦国不可强?是故,欲立法度,六德不可不兴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