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千里迎母,魂归故里(上)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8章:千里迎母,魂归故里(上) (1 / 2)
        次日清晨,朝阳尚未升起,云梦泽上飘来的晨雾还笼罩着睡梦中的郢都王城,城内已经人流如织。庄蹻背着一只黑布遮掩的小木箱,箱内装着父亲的灵牌,庄蝶挎着一个布包,包内装着母女二人简单的行囊。兄妹两人一左一右搀扶着老母亲,随着人流出得城来。抵达渡口时,一派繁忙景象,江面上还浓雾紧锁,即将启航的大小船只已悬起风帆。

        母子三人随拥挤的人流登上一艘大船甲板,老母亲携一儿一女来到船尾伫立,久久不愿进入船舱。约莫半个时辰后,晨雾逐渐变得稀薄,大船缓缓起锚。老母亲透过稀疏的薄雾回望郢都,神情忧伤,一番感慨:“蹻儿啊,叶落总要归根,人亡总要归土。娘今日踏上归途,这把老骨头再也回不来了。许多人,见一次,少一次,人生就结束了。郢都还生活着咱家恩人,他们犹如你再生父母,无论山河沦陷,无论日月失明,你都要记得回来看望他们。”

        庄蹻也随老母亲遥望郢都,泪眼朦胧:“结草衔环,感恩图报,孩儿会永生铭记。”

        顺风顺水,大船越行越快,兄妹两人将老母亲扶到船舱内。浩瀚烟波,行船如豆,大船离开郢都,消逝在茫茫河山大川间。

        老母亲依靠船舱壁,偶尔挑起窗帘眺望两岸渐行渐逝的山川,忧伤与幸福荡漾在她额头的皱纹里。

        滚滚大江向东去,三日后,大船抵达广陵之地。

        庄蹻搀着老母亲,随人流上岸后,叮嘱庄蝶道:“妹妹,你先陪母亲在此处稍等片刻,我去寻找一位老先生,去去便回。”

        老母亲挥手让庄蹻自行便是。

        庄蹻离开老母亲,来到几日前老者泊船的岸边,却不见老者踪影。庄蹻焦急地将整个渡口岸边都寻了一遍,仍一无所获,只能满脸沮丧回到老母亲身旁。

        “蹻儿,何事令你沮丧?”

        庄蹻遗憾回道:“娘,孩儿去郢都时在这个渡口遇到一位长者,他曾渡我过江。后经屈原先生指点,才知这位老者乃是当世大贤,只怪孩儿眼拙,当时并未认出。本想归来后再拜见老先生,当面请教济世救民之道,或者请他入会稽城住些时日,老人却不见了踪影。与大圣大德之人擦肩而过,只怨孩儿福气浅薄矣。”

        老母亲安慰道:“蹻儿,你也不必自责。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厚,若日之光,若月之明,只可邂逅,不可强求。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凤凰自来。你若独善其身,勤恳为民,有朝一日大贤自会来到你身旁。”

        “娘说得在理,孩儿明白了。”庄蹻释怀后,在渡口旁的驿站内租来一辆篷布马车,扶老母亲与庄蝶上车后,自己随车夫一道步行在车前,径直往姑苏城赶去。

        抵达姑苏城外,日已西沉,老母亲似乎能嗅出姑苏城的气息,远远就挑帘嘱咐庄蹻:“到了,终于到了,蹻儿,快扶娘下车,娘要步行入城!”

        庄蹻叫停马车,将老母亲从车上扶下来,搀着她进入城门。入城人流熙熙攘攘,老母亲左顾右盼,漫步徐行在老街上。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换了容颜,城换了主人,老母亲依然熟悉城内的一街一道一砖一石。老母亲边走边指路,庄蹻沿着老母亲的指引,穿过几条老街,拐过几道僻巷,来到一座破败的老宅前。

        老母亲驻足门前,凝神细望,这破败老宅早已无人居住,无门牌,无门锁,屋顶塌陷出几个窟窿。老母亲拾步踏上长满青苔的台阶,轻轻推开尘封的大门,一股陈腐的味道扑面袭来。老母亲沉默不语,面色忧郁,在屋内仔细看了几圈。而后,突然指着一根梁柱,开口嘱咐庄蹻:“蹻儿,取下你父亲灵牌,摆在正堂那根梁柱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