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行亡国礼,开欧阳姓 (5 / 7)
不能在会稽山,会稽山上有大禹墓,有圣贤宗祠,散发着万世光芒,我族人绝不允许在此受降;会稽山上还有这座古老王城,虽落破陈旧,却是一代霸主勾践亲手所建,族人誓死也会守卫它。凡此两者,姒蹄受辱可也,绝不能辱没祖先!望大人体谅。”
昭阳想起献给楚威王的“恩威并用”之策,想起齐军随时可能南下犯楚,目下之计,对越军能快速招降便要快速招降。于是探问道:“公子所言有公子之理,本使自会体谅。依公子之意,愿在何地受降分封?”
姒蹄回道:“若依我意,当在姑苏城。”
古人有“边界谈判”之循例,虽说是受降分封,但分封涉及到封地边界问题,一般而言,在何处受降,何处即为封地边界。
昭阳摆手拒绝道:“公子之意谬矣!我楚军占领姑苏城,楚王已向天下明示‘亡其国,统其民’。楚国大军尚未过浙江,已给公子留足了面子。姑苏城是楚王战胜越国之象征,自然不能以姑苏城作为受降分封之地。此乃楚王之底线,绝不可破!公子不能得寸进尺!”
姒蹄见争取姑苏城无望,再次祈求道:“若姑苏城不可,在太湖南边之欧余山上如何?姒蹄幼年丧母亲,家母正是葬在这座山上。以往,每年寒食节,姒蹄都会上山祭拜母亲…还望昭阳大人允准,将家母坟
冢所在地归还越国王室。若如此,姒蹄便随大人去欧余山行受降之礼。”
昭阳思忖有顷,念其孝道,念其收服王室之心,只好做出最终让步:“也罢,本使便代楚王同意公子在太湖南边欧余山上受降分封。公子需即刻准备,明日一早便随本使前往受降之地行亡国礼。”
“善哉…”姒蹄悲泣做请,“请楚使自便吧!”
欧余山,因位于太湖南岸,历史上是吴国太湖水师之南岸屏障,最早叫南屏山。勾践灭吴后,曾到南屏山歇马,认为整个太湖之地已尽数是越国领土,再也不存在“屏障”之说,于是改名为“欧余山”。
从南北距离来看,欧余山大约处在姑苏城与浙江入海口之间。选此地受降分封,等于双方都做了让步,相对而言楚王做出的让步更大,因为这意味着楚王将从欧余山到浙江两百余里的土地封给姒蹄,将很大一片吞下去的疆土又吐出来。但基于昭阳所提出的三点原因,目前最主要的战略不再是继续攻击越军,而是要尽快让越军投降,臣服于楚,楚军好腾出时间与空间来对付齐国,昭阳代楚王做出这点让步也是情理之中。
定下受降分封地,实际上就是定下边界。姒蹄如此一直争取,相当于从楚军手中夺回由南向北两百余里疆土。投降楚国,接受分封,虽是一种屈辱,然则在此国破家亡之际,姒蹄背负的却是一种忍辱负重的
民族使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