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鬼畜姑无且呀 (1 / 3)
经过姑无且几天时间都悉心诊治,孙鸣胳膊上的箭伤基本恢复了,脱疤的部分显得比其他皮肤干净白皙,使用挥动都不成问题。
想起在陵墓中,他的伤势已然有了恶化的趋向。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流脓肿痛,甚至一动作就像百蚁挠心般奇痒无比。可是他又不能去碰,越碰越痒,而且还会使流脓面积扩大。现在好多了,虽然还是有点痒,但肿痛倒是祛除了。
按照姑无且的说法,只祛除肿痛却没有祛除瘙痒,这是伤势没有完全治愈的结果。如果不重视,说不定会留下什么隐疾。
这话是跟孙鸣说的,但的确没有被孙鸣采纳。这让他有点焦急。孙鸣拒绝得很干脆,拒绝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一句:“这点小皮痒,我孙鸣还得抗得住的,不劳姑老费心了。古人言是药三分毒,我既然身体无恙,何必要以身试毒呢?”
听他这么说,黑子把船往右边划了两下,两只船离得近了一些。
姑无且背着药篓,腰间系着药箱,捧着着他用药杵擂好、用木器盛装的不明粉末状固体,苦口婆心劝
道:“老夫这副药,外敷伤口即可,几日可见疗效,且药性温和,绝无你所说的毒性。”
孙鸣隔着江水望着他,见他肃起脸庞,以一种非常认真的表情说了一句话,语气带着一丝威严,道:“你放心使用,老夫行医多年,药毒二用还是区分得清的。”是个人就能听得出来,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是负了气的。病人不急郎中急,真是急死个人呦。
“既然姑老如此关怀在下。”孙鸣使劲摇了摇长蒿,总不好拂了他的好意,只好嘴唇抽了抽,不太愿意道:“在下岂能辜负姑老美意。”
姑无且闻言甚为高兴,眼角的褶子凑成一个圈,他捋了捋白胡子,道:“那就好。其实这天下病理,都是发于细微。比如风寒流毒,世人皆言其病,却不知道它为何而来。”
“生活中存在了很多我们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很多稀疏平常的东西。人们总是下意识地去忽略它,但病因却恰恰源于这里。”
“风寒源于风,流毒源于流。如果平时注意通风护暖,那么风寒便无处藏身。如果平时注意饮食习惯,不乱吃生食垢物,那么那些流毒岂会有可乘之机。所以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的预防疾病。可若不能谨小慎微,防微杜渐,以后就很可能由表
入里,成为药石无医的顽疾。”
“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曰: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说的不正是如此吗?又曰: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有病却不及时就医,反而拖拖拉拉,隐瞒身体病状,拒绝郎中的好心救治,以至于成为大病重病,这说的不就是你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