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登临华山 (2 / 3)
华山,在杨帆的印象里一直带有浓烈的武侠风,前世金庸老先生笔下的华山论剑,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然而在现实中,华山是国家5A级风景区,著名的旅游胜地。
这个世界没有金庸,也没有华山论剑,将武道会
定在这里,估计只是因为华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吧。
中华和华夏之中“华”,就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中华文化不是在黄河一个地方发展起来的,当时最主要的文明在华山脚下,因为以玫瑰花为图腾所以我们称之为华夏民族。
华山地处黄河中游,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与黄河一起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先祖以华山位居中国版图的最中间而称华山为“中华山”,华山周围聚集的部族为“中华山集居群落”,进而演化为“中华”和“中华民族”。
作为一族祖地,在这里召开武道大会,可谓是意义非凡啊。
最让杨帆感兴趣的是‘华山十大未解之谜’。
在南天门外长空栈道尽处的贺老石室上方悬崖绝壁上刻有三个斗方大的字“全真岩”,双线体楷书,笔力苍劲,刻工精湛,传为元代道士贺志真题刻。
然而,令人惊诧和不解的是,此摩岩石刻在数十米高的崖壁上,且崖壁呈屋檐状,字就刻在“屋檐”下方,崖壁下就是万丈深渊,不知是如何将这三个字刻上去的?
在天梯上方两块巨石周围,夏秋时节的清晨,常常会有几缕电弧一样的光芒划过,格外耀眼,使夜幕下的石纹清晰可见,说是雷鸣前的闪电,但弧光过后并无雷声。不知这“弧光”是怎样出现的?
在华山南峰,空气湿润,阳光朗照的日子,有时会在一片轻雾上方突然出现一团彩色的光晕,光晕正中间有一阴影,其形状酷似佛身,或立或坐,惟妙惟肖,十分神奇。
明代画家王履在《玉女峰记》中记述夜宿玉女峰,夜半见峰巅崖畔有光如灯,或三或五游移不定,这就是华山神灯。《雍胜略》记述,华山白羊峰“每至三元八节,即有神灯或三或五现于崖端。”传说见神灯者必定福寿双全。
在华山峪三清殿南绝壑上,因天象变化,有时远远望去,在峰壑间能隐约看见一座象彩虹一样的桥,桥上人影幢幢,如群仙聚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