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八章 优生优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七八章 优生优育
        却说北鲸60号考察舰队离开了马来半岛中部的陶岛,向暹罗行政区的首府曼谷驶去。(ww.xUNs寻书*网全文字首发小说网)航程约8个小时,一大早,就抵达了曼谷。暹罗行政区长官唐寅锵,暹罗军区司令、驻军11集团军军长李子木亲到港口迎接。陈佳永一行住进了曼谷城大皇宫旁的军区司令部招待所。

        曼谷意为“天使之城”,为暹罗之首府,位于湄南河下游,距暹罗湾40公里,城内河道纵横,货运频繁,有“东方威尼斯”之称。是**第二大城市,城市人口密集,达300余万。曼谷港是世界著名的稻米输出港之一。倭军是和原仰光自卫军谈判后从曼谷撤军的,城市没有受到战火的摧残,眼下是一片繁华。

        唐寅锵汇报道:原暹罗地区面积为51.4万平方公里。将马来半岛巴蜀以南部分地区划归南亚国后,又接收了原柬埔寨西部约9万平方公里地区,面积与原来相当。现有人口4500万,其中泰族占40%,老挝族占35%,还有掸族、马来族、高棉族等,有华夏血统的暹罗人约占30%。80%的人居住在河谷和平原地区。行政区内主要有钾盐、褐煤、油页岩、天然气,还有锌、铅、钨、铁、锑、铬、重晶石、宝石和石油等,其中钾盐储量为世界第二,仅次于加拿大。各类资源正在总体规划下进行开发。暹罗行政区既是产粮大区,也是一个人口大区。近段时间,已经向克什米尔、婆罗洲岛行政区移民约300万人。

        陈佳永听了汇报后,心道:“眼下世界上虽然到处是战火硝烟,而这南亚半岛上日后恐怕是没有仗可打了,半岛的经济发展却参差不齐,特别是这暹罗地区最后才收回来,就数这块地儿的经济比较落后了。可是人口的产量却很高,真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呵。得要控制一下才行。”他对唐寅锵道:“关于暹罗行政区的经济发展和工农业布局事宜,刘博士带领的政务院规划工作组还要去你们行政区各地详细考察和规划安排,你就放心好了。只是你提到的这个暹罗行政区人口较多的问题,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老是移民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你移走的是精壮,留下的却是老弱。再说咱华夏一直是施行的是人口自由流动政策。暹罗行政区的经济若是搞上不去,青壮劳动力也要跑。人口过多增长不是你一个行政区才有,我想在你们区召开一个现场会议,研讨一下和人口相关的问题。我看就叫做‘华夏人口发展研讨会议’吧。”唐寅锵当然十分乐意。马上就准备去了。

        曼谷大王宫府里,陆续到达了联合**的许多要员:有****杨丽云、**长崔英子、**长夏铭轩、**长墨林、劳动部长陈潜、财政部长傅作以、农委主任宋云鹤、新任妇女联合会主席聂小倩等人。还有总后勤部长周凡,国防部、武装部队相关人员近100人参加。大家先去了各地考察。

        会议召开了,邓筱平主持了会议,他道:“政务院在曼谷召开这样一个小型现场会议,专题讨论人口问题。也是第一次召开这样内容的会议,大家也已经去各地考察了两天。希望大家认真研究。”

        陈佳永发言道:“人类的生产,无怪乎就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自身的再生产两大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发展是由先进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所决定的,其中决定的因素是人,即生产中的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也被称之为劳动力。华夏联合**成立以来,大力开发了人力资源,250所重点高校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大量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近万所中专和技校提供了大量的应用操作技术人员。我们的教育也普及到了9年义务制教育。在优生优育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婴儿出生死亡率几乎下降为零,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口的质量。但是在人口的数量上,发展极为不平衡,在我们的西南、华东、华南,以及南亚半岛地区,人口的数量人日渐增加。(寻书^#网)QQ书友群:61701683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其间要经历成长、受教育,有工作干,娶妻生子的一个长期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两口子生儿育女的小事儿,而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的发展。人是什么,就是一种社会的动物,社会应对每一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应当是一个合谐的比例。超过了,就会失衡。我们的人口平均寿命从1930年的35岁已经达到了65岁。我认为应当进行一定程度的人口控制了。大家说说怎么办为好?”

        杨丽云道:“我在分管着劳动、卫生、民政等部门。这几年来,我们在优生优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的费用,占了国民总支出的2%,大大地提高了人口质量。但是在人口的数量上,因为现是在世界战争期间,我们还没有进行控制。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也请谈谈。”

        陈潜道:“我们的人口已达16.5亿,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人口大国,适龄劳动力充裕。但是人均资源占有率和每万人大学生的数量,在世界上却居中等。为了充分满足就业,我们的很多产业还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低层次产业。我们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劳动力区域性流动,在人口较少、条件较差的西伯利亚、西亚、新疆、**等地区采取了优惠的移民政策,劳动力转移达5千万人,我老家湖南省就流动出了近100万人。从一定程度上均衡了人口的分布。但是,在人口总量不断增加的现状下,移民只能是一种微调。”

        夏铭轩道:“**门首先是对军人家属和子女进行了优抚;然后对孤寡老人进行了妥善安置;孤儿院、荣军院、托老所在全国近万所。以及对适龄青年进行就业培训等,从老到少,**每年耗资1500亿元,费用恐怕得还要增加。”

        聂小倩道:“根据我们妇联的调查,在发达地区,每户子女平均2-3人;在西北部地区,每户子女3-4人。而在南亚次发达地区,每户子女达到了5-7人。而且人口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质量不升反降。我们在去暹罗行政区随机定点的调查中,在西坎县一家农户里,育有8个子女,而年人均口粮却不到150斤,全家人处于饥饿之中。子女瘦弱不堪。只能靠**的救济才能过活。这种状况在南亚地区较为普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傅作以道:“我是个打过多年仗的人,深知人口的重要性。眼下的世界大战中,仅罗刹国就已经伤亡了不下1200万青壮,平民也因伤亡和冻饿死亡了近5000万人,人口锐减。斯大宁发出了号召:鼓励妇女们多生孩子,并为一位生了7个孩子的妇女授予了‘英雄母亲’的光荣称号。但是我们华夏有幸免遭了战火的荼毒,老百姓安居乐业,可是也真能生育,情况和那高寒地区生育不佳的罗刹国有很大的差异,人口也应该进行适当控制了。”

        (笔者注:在后世,华夏盲目学习罗刹国,其中就有学习罗刹国鼓励妇女多生孩子这一例。在上世纪50年代,**伟大领袖发表了一道无比混蛋的“最高指示”:“……世界上只要有了人……什么事情都好办了……”当时有位叫马寅初的学者看出了问题,上**,建议控制人口。领袖大怒,斥之为“反动的马尔萨斯人口论”,发配马学者去牛棚担粪下地劳动改造去了。因此后来才有了“错批一个马寅初,华夏多生三亿人”的说法。笔者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四,下面还有一弟一妹。有幸属于了多生出来的“三亿人”中之一。当时每个家庭生三个四个娃娃还算是少的,女人只生了一两个娃娃还被人瞧不起,最高记录是一个婆娘一口气生了17个娃娃而且养活了,比罗刹国猛生了7个娃娃的英雄母亲强到哪里去了。可是这**人一多,才真是一切什么事情都不好办了。这么多的人要吃要喝要穿,就带来了一连串的社会问题。当时国家又在连年不断地为了什么“主义”、“路线”而胡乱折腾着,**一味乱整。近十亿人就像一大群疯子,在伟大领袖的指挥棒下,乱哄哄地闹着一场又一场“革命”,也不知道是在革谁的“命”。在“宁要**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口号下,经济上不去,粮食也减产。又遇上了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其实是大大的**。在伟大的党领导下活生生地饿死了不下5000万华夏人!饿死的人比打一场世界大战不会少,被世界史学界称之为人类世界上“第二大饥荒”,真是造了大孽了!华夏那么穷,**娃娃们却在不断地猛生出来。**已经解决不了猛增的人口吃喝了,于是被迫采取了维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粮食布匹等计划供应,农村的农民就任其在土里刨食自生自灭了。城里的娃娃们长大了,没有地儿就业,**又怕年青人作反,于是就往农村里赶,称之为“伟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实际上是将一批批热血青年消弥于贫穷蛮荒的大山之中,这种**文化的举措在世界上无出其右,令人发指!迫于人口激增的现实,在70年代初人口政策从一个极端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强行规定男女双方不满25岁不准结婚,结了婚也只允许生一个娃娃。并且大肆宣传“只生一个好”。没有被批准出生的娃娃怀上了都要强行引产。笔者的表弟就是受害人之一。姨妈瞒着单位怀孕了7个月,终于被厂“计生办”发现了,由于没有被批准生育,就被强行带到医院引产。医生只得向已经成熟的胎儿头上注射了药物(杀人),**表弟有幸没有被注射死掉,却因此刺激而早产生逑了出来,哇哇地大叫着,这下子就不好弄死他了。厂里道:算是生了一胎,往后不准再生!表弟在母腹里还没有见天日,头上就挨了残忍的一针,大难不死,但由于脑子受损,他的左手和左腿就因此而致残了,还时常发癫痫,长大后也参加不了工作。父母死后就靠摆个小菜摊艰辛度日,所幸现在才拿上了低保活命。难怪当时的计生委主任陈木华都哀叹道:“这项政策真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这项违背人伦的造孽政策已经执行几十年了,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被取消……)

        周凡道:“眼下,我们军队的兵源是十分充足的。18-22岁的男青年达1亿2千万,当然不是所有的都来当兵,而只是参加军训,作为后备役。部队从军青年已达2500万。在近些年的若干次局部战争中,我们陆续伤亡了兵员约120万人。预备役部队都对野战部队及时进行了补充。世界大战恐怕就要结束了,我们华夏虽然是保持中立,也早已经作好了战争准备。在人口上我们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我赞同优生优育,不赞同计划生育。因为计划生育是不讲人伦和人性的!”

        宋云鹤道:“华夏人口眼下还有70%在农村,由于国家对‘三农’的高度重视,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和税收减免,农民的日子逐渐好过了起来。但是‘养儿防老’的意识还严重存在。是导致多生多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政策施行是一个方面,主要还得以经济的手段进行调控为好。”

        邓筱平道:“我赞同优生优育。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能缺少一定数量的人口,但一定是健康的有素质的高质量人口,我听陈主席讲过,以前缅甸八莫有一个叫弄瓦的骡马店主,生养了13个娃娃,平日只顾上了糊口,婆娘一生病,店子就开不下去了。还何谈娃娃的成长和教育,娃娃们长大了又重复那父母过去的故事。一辈一辈地苟活下去,真是一种悲哀!我们华夏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国力和经济实力,从政策倾斜上来推行优生优育为好。”

        会议议定:**下属的优生优育办公室独立出来,成立国家人口委员会。由杨丽云**担任主任,相关各部委任副主任。下设优生优育办公室,由陈苗花任办公室主任。具体推行的人口生育政策复杂问题简单化,暂定为:城镇凡生两个以下孩子的家庭,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孩子直到大学毕业均由国家负担。或优先安排工作。农村生3个孩子以下的家庭,父母到60岁以后享受**提供的养老保险金,每人每年不少于1500亚元。超生了的子女上学自费,并且父母不享受养老保险。

        会后,陈佳永对墨林道:“你在会上虽然没有发言,但人口政策和教育政策习习相关,9年制义务教育必须要实行好了,大专院校的教育经费一如既往地由国家统一拨款,我们现在推行的是市场经济,但是教育领域绝不允许搞市场化。格老子倘若连教育都在市场上卖钱了,这个国家就已经十分操蛋了!”墨林道:“咱就正等您这句话呢。”陈佳永道:“在以前的军阀混战时期,大学教授的每月工资就可以买5头牛。那著名的鲁逊先生才能不缺吃不缺穿的在宁静的里写着批评社会的文章,难道我们还做不到么,还要教授们去卖学问致富么!尊师重教是咱华夏的传统,切不可丢。我决定了,大学教授与同级的处厅行政级官员相比,工资再增加20%。”墨林兴奋地道:“这真是教育界甚幸,华夏甚幸呵!”陈佳永道:“什么‘甚幸’呀,难道这些年来老子还亏待了你们教育界么,国民总收入的7%都归你在用,你才是富得流油呢。”墨林忙道:“我可是一分钱都没有乱花,每年都送出了100万大专以上的人才呀,还有中小学教育的普及……”陈佳永道:“不说了,你哥子又不喝酒,我让李厨师蒸了好大几只蹄膀肘子,晚上请你和崔英子她们。”墨林笑眯了眼道:“知我者,大队长也;蒸肘子,亦我所欲也……”

        席上,陈佳永对崔英子道:“医疗卫生工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和民生紧密相连。特别是我们的国立医院,一定要坚持为民众服务的宗旨,绝对不能搞市场化,医者仁心,倘若都是为了去挣钱,那就黑了心,离了谱了。”崔英子道:“大队长,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会把好这个关的。”

        (笔者注:前两月一朋友感冒咳嗽,痰中带有血丝,遂去了一家很有名气的直辖市中心的“三甲”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后,花去了800多元,被诊断为肺炎,医生说需要住院治疗。这就住院治疗吧,可是朋友的血糖却一下子增高了许多,达28,正常的为6.5。医生道:“欲治肺炎,要先降血糖。”于是就又治吧。可是我朋友疑惑了:老子从来没有得过高血糖呀?就打电话找到了昔日部队转业到地方医院的一位老战友向他请教。那老战友一听,急道:“你赶快出院!”朋友住了11天院,花去了人民?1万3千元。那战友赶过来为他诊脉了一下,道:“你只是感冒后急性支气管扩张,勿需住院治疗,吃药不超过100元。”朋友问:“那血糖升高是咋回事?”战友道:“医生不会给你吃药升高了血糖再慢慢降么,这样才好收你的钱呀。现在医院的医生是要完成医院下达的一定数量的经济收入指标的,一般为每月10-30万元不等,你被那医生‘宰’了!”朋友道:“那还叫‘人民医院’吗?”那战友哂笑道:“我的哥,现在人民算是个什么东西,人命又算是个啥,都市场经济了,一切又都在乱整了!咱们医生不也是人民群众么,也要在市场上赚钱致富呀。我所在的医院虽然离你远点,你往后有个三病两痛的就到我这里来看病,我保证不赚你的钱。”朋友哑然。)

        华夏人口委员会优生优育办公室一下子升?成为了一个正部级的单位。苗花连升了3级,她对陈佳永道:“哥,我想干好,就是不知自己行不行。”陈佳永笑道:“妹子,哥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何况你还真行。你这个主任可是大家民主推选的,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意思,也是大家对你多年来辛勤工作的肯定,但是责任也十分重大。丽云姐会为你配置好工作人员的。”蒋四在一旁咕哝道:“正部级,那花儿起码就是在职的上将衔了。她不就压在我头上了么。”陈佳永道:“你俩谁压谁呀,你比苗花大18岁,压了她几十年,也该退役享福了。可苗花正当盛年,还可以干一番事业。你呀,快点学好小灶,为苗花多做点好吃的才是,不然我饶不了你。”蒋四讪笑道:“大少,我这不是在认真地学么。”陈佳永哼哼道:“你呀你,都学到牛屁眼里去了!格老子李遇安弄好肘子端上了灶,你只烧个火都没有蒸熟,你当是蒸馒头一股气上来就蒸成了呀!后来又去回火,害得老子和墨林他们多等了1个钟头才吃上。你呀,还不如那婆罗岛上的长臂猿聪明。”蒋四急了,大声争辩道:“我不行,可我儿子们行,我大儿子是博士,文凭比你还高!”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滇缅行纪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