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铜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0章 铜 (2 / 4)
        其实从一战时期国际货币体系出问题时,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外汇管制,中间短暂的放开也在29年经济大危机中重新实施,二战中更是严管。就连战后,西欧那些国家缺金少汇,也不得不继续严管。东联国的举措并不突兀,甚至还允许一定的外汇留成。

        先锋军有橡胶稻米锡矿等外汇撑腰,还有大把的美国贷款余量可用,才敢宽松一点。这愈发让龙币变得坚挺。

        这一次老蒋打算连流入华夏的龙币也一起没收的,不过先锋军和国内的交流渠道多,反而刺激了更多的百姓想获得容易得到的龙币。

        “要控制金属货币的流出。”受到后世美元影响,三巨头对纸币的流出很看淡,而且也乐于看到龙币流出对周围的影响,反正像美元一样,很多时候就是一张纸,反倒是贵重金属是货币稳定的基础,流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银。

        “不要只抓金银币,铜元也要严格控制,我们缺铜呀。”李衡也不忘多提醒一句。

        东联国开采了不少铜矿,还大量从菲律宾进口铜矿石,冶铜工艺也相对简单,采用传统工艺就能堆产量,47年时先锋军的粗铜产量就超过了3万吨,只是受限于电力不足,精铜产量不足一半。

        和美国人的一百万吨精铜比差了点,也不如日本在二战时六七万吨的产量,比华夏国内几千吨的产量却已经大为提高,但消耗量也相应增大了。

        先锋军暂时没有大规模发展钢壳子弹,无论是9毫米的手枪弹,还是自动步枪弹,甚至包括新改的7.92毫米机枪弹,都是用了铜壳弹。

        “**气候潮湿,用钢壳不如铜壳容易保存,而且铜壳弹在易用性方面要更好一些,不容易卡壳,对枪管损伤也小。其实考虑到回收,单纯的黄铜壳比覆铜和涂漆钢弹更容易回收,更适合循环再利用。只是现代战争,更重视子弹的数量。黄铜弹的成本就太高了,而且精铜产量供应不了那么多的子弹,一些缺铜国家不得不选择钢壳。”李衡一开始就提倡用铜弹壳。

        现代战争随随便便就得需要积攒个几十亿发子弹,美国在二战就暴出了四百多亿发,连苏俄在二战中消耗量都是百亿级的。

        自动步枪和机枪也开创了子弹消耗的另一个境界,以后战备期间每年生产个十亿子弹都不嫌多,就这就得消耗上万吨铜,要是大规模战事,子弹需求和铜消耗翻个十倍也正常。

        以民国时期那千吨级的铜产量,根本支撑不起子弹的消耗。

        二战时候各国都发现了铜金属的供应不足,苏德最先大量应用钢壳,二战中也证明了钢壳的有效。在铜作为战略物资,有钱也买不到时,还是钢壳更为保险。

        现在先锋军子弹生产铜暂时不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