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适当发展轻工业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6章 适当发展轻工业 (1 / 3)
        适当发展轻工业

        “就是成本太高了些。”赵易感叹道。

        这宽轨铁路的成本他审核过,虽然对成本高早有预料,但入眼那天文数字时,还是吓了一跳。

        “这是算入了研制成本的,而且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建设,成本自然高了些。”李衡也有些不自然地讷讷道。

        一条宽轨铁路建造下来,已经大大超出了预算,比四条普通铁路的成本还要高。

        “等产量上来了,平均建设成本会大大降低,最多也只是普通铁路成本两倍多点。”看着叶关似笑非笑的翘起嘴角,李衡急忙辩解道,“别看和建两条普通铁路成本差不多,但运行起来却比两条铁路强多了。两条铁路能干的活,一条宽轨也能干。一条宽轨能干的活,两条普通铁路却不一定能完成。而且考虑到土地成本和人力运营成本,还是宽轨更便宜实惠。无论是运货还是运人,这么一条宽轨三倍于普通铁路不成问题。”

        “我知道!”赵易微笑着虚摁了摁双手道,“我的意思是,我们新换了标准,要健全这么一个体系,需要慢慢经营,或许百年立基都不为过。这意味着我们每年投在宽轨上的资金和精力有限,不能急于求成,拖累其他行业的发展。”

        “我明白,现在米轨和标准轨照常在维护发展,不会因为宽轨而减缓,交通总归是为社会发展而服务的。”李衡点了点头。

        他也明白宽轨的缺点,不说别的,单纯**的地形就对宽轨有很大影响。宽轨更适合平原地区,比如欧洲和华夏辽阔的平原,或者西伯利亚平原上。而限于目前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性的考虑,架桥和钻山洞的费用太高,山地间需要借助地势来规划铁路线路,盘山铁路很正常,在山间蜿蜒盘旋就需要考虑最小的转弯半径,无疑米轨更具优势。

        至少在先锋军有实力大规模架桥和挖洞前,还是需要依靠米轨铁路系统来维持交通运营。

        先锋军毕竟实力有限,不可能把资源都集中在宽轨上,能五十年内建起宽轨体系,李衡就已经很满意了。这毕竟是为未来打好的基础,而不是现在。

        “我们栽树,后人乘凉。等以后进入太空时代,我们的宽轨绝对比外国人的马屁股要更有发展优势。”叶关也呵呵笑道。

        “宽轨和标准轨的过渡方面还要协调好,毕竟以后还要考虑到和华夏的接轨。”赵易不在多提,只是提醒了一下。

        “嗯,套轨运行良好。”李衡应道。

        很多地方米轨还在用,但已经向标准轨和宽轨转换。那些山区暂时没条件发展宽轨,还是可以改为标准轨。而宽轨一开始就是相当于两套标准轨,在宽轨中间加一根铁轨,左右两边都可以行驶标准轨列车,也可利用左右站台,这样的套轨方式可以和标准轨体系兼容。毕竟一套新标准凭空出现,就算再好,也难以流行,在兼容原标准轨的基础上才容易推广。

        后世华夏有了高铁,有了大飞机等方案,已经不需要宽轨,或者说改造为宽轨的成本太过高昂。

        不止要改造本国铁路系统,还要为考虑如何布局全球,在原来世界主流的标准轨基础上提升性能的高铁方案会更合适,技术更先进的磁悬浮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法兼容原轨道标准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