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6章 肥料和盐 (1 / 4)
肥料和盐
“虽然现在农村不是我们发展的重点,但农业问题却是决定我们生存的大事。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什么时候都不是小事,况且在工业基础还没有夯实前,经济作物是我们经济的主要支柱。”这一点赵易已经不止一次的强调过了。
无论是粮食还是橡胶,都不能只靠天生天养,肥料管理都得跟上,就连水利也不能只靠天吃饭。
**地区雨水是不少,但却很集中,雨季往往成涝,旱季却往往雨水不足。
**地区虽然已经是粮食丰产区,却也有更大的潜力可挖。先锋军兴修水利,不止为发电,也是了防灾止涝,灌溉农田。
肥料也是如此。
热带丛林看上去很繁茂,其实很脆弱。整个自然循环系统的养分大头都集中在地面以上的植物身上,积累下来的黑土腐殖层很少。
原土著不善精耕,烧荒成田,头两年还有草木灰和原来林木土壤中积累的养分供给农田营养。但雨季一来,缺少了森林的保护,大雨冲刷下,土地养分很快流失,耕地也就很快贫瘠,不再丰产,又加上
不善管理,野草丛生,虫害蜂起,土地肥力耗尽,只能弃地,重新烧荒,破坏森林。
此时技术条件差,**地区还是地多人少,有大片森林可以开垦。到了后世,**人口激增,开垦破坏森林的规模日益扩大,对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些恶性循环的后果已经显现,只是还不到临界点而已。
华人擅长精耕,先锋军头两年开垦的土地还不那么明显,但高温多雨的天气让淋溶作用更甚,雨水溶解了钾钠镁钙等可溶矿物质,也在逐渐让土地失去养分,对肥料的缺口也就越来越大,不得不提前筹谋。
华夏南方地区也常见**那样的红壤和白壤,同样是含不易溶解的铁氧和铝氧成分多,但华夏先民用勤劳一代代精养,一样创造出了江南水乡和珠江生态农业的奇迹。
有大工业基石的支持,赵易也有信心再创一个农业奇迹。
“**要发展好农业,首先要兴修水利。**很多土地残留的富铁氧富铝氧基层容易胶结成块。多雨水的时候,很难渗透,容易形成涝灾,干旱时候又缺少地下水涵养,容易导致农作物缺水。”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