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3章 更多联系 (1 / 3)
更多联系
现实比赵飞虎想象的更加夸张。
此时在数千公里之外的长-冶收到了南洋直接转送来的胶卷。
胶卷由两人分别携带而来,从南洋购买的那一套洗印设备也被搬到了长-冶这个黄岩洞兵工厂搬迁后的华北最大兵工厂的所在地。
相关人员在接收到了电台密码解密了一段信息后,加上冲洗出来的胶卷的内容,才拼凑出了一套半自动步枪的生产工艺流程。
“这是我们自行研制的半自动步枪。”上边给出的答案就是如此,最多透露了一个“参考”的词眼。
对长-冶兵工厂的那些技术人员来说,参考的对象有些熟悉,苏俄的SKS半自动步枪和先锋军的44式自动步枪都有可能,也比较相近。
去年就有人指出苏俄人参考了先锋军的44式自动步枪,造出了7.62毫米的自动步枪。
AK47提前出世,只是被人指责参考,才促使苏俄多了一轮其他自动步枪的筛选,但最终却还是AK47获胜,在今年1月份定型,并开始生产。
现在陕北和苏俄往来密切,倒是有人见识了解过这种枪。
轻武器的外形和一些参数很难保密,但陕北此时就算有一支枪参考,缺少相关材料和零件的制造工艺基础,也难以仿造成功。自动步枪对枪管等零件要求更高,就算外表尺寸一样,在连续射击下打不了多少强或许枪管就废了。缺少大工业基础,手工作坊式的造出那点枪的产量,对华夏大军来说,简直就是沧海一粟,起不了多少作用。
没有足够的工业基础,现在的华夏也用不起自动步枪。没有仿造计划,也就仅仅限于了解,包括从南洋那边流传出来的44式自动步枪。就连老蒋那边也没有仿造的欲望,太浪费子弹了。
半自动步枪才是很多华夏人打算仿造的对象,这款半自动来的很及时。
“要吃透这一款步枪,生产先不着急。有半年的时间进行测试,要到明年才会定型。”上边的意思并不急着生产推广,现在吃紧的不是步枪,而是子弹。
上边正在和苏俄商谈,引进一套7.62*39毫米规格的中间威力步**生产线,东北那边还在扩张军工厂的生产力。
在形成自己生产规模前,这款半自动步枪不易匆匆推广。
甚至为了掩盖这款半自动步枪的来源,这款枪打算先锋军的47式半自动装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对外公布,就连型号也定为了48式步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