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火炮暂时调整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6章火炮暂时调整 (2 / 3)
        历史金手指让三人都知道那些一二战中辉煌的大口径火炮在未来逐渐被导弹火箭炮等淘汰了。后世陆军战场上,203毫米的火炮都很少用,舰炮更是缩到130毫米,连155炮重上舰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这些见识让三人超前了一步,对大口径火炮的重视不免弱了些。

        想重视也重视不起来。这些大口径火炮研制费用和生产费用都极为高昂,还不如直接研制导弹和大口径火箭炮。

        目前先锋军研制中的大口径只有155毫米榴弹炮和加农炮,虽然都研制出了样品,但制造更成了障碍。先锋军目前的工业实力只能向122毫米榴弹炮倾斜。

        60、82、120、160迫击炮和12

        2榴是先锋军未来主要发展的火炮体系,现在还加上其他缴获和购买来的75、105等口径火炮辅助,更大口径的还有150和155以及德国人的170加,只是数量很少,更大的203和240炮就只有寥寥几门,和那些更大口径的岸防炮一样,一般不在布防名单中。

        英法早早就反对先锋军购买重炮,德国人和美国人的重炮先锋军很难弄到,而日本的那点数量可怜的重炮在日军拼死作战中,能被先锋军缴获到的也不多。

        比如这一次在海防阵地上,先锋军的重炮主力就是日式重炮,以150毫米重加农炮为主。不过数量不多,只有14门,6门96式,8门八九式,提前安置在了海防周围,原来打算用来压制海防火力,却反被法军舰炮压制。若不是空中战机协助,只靠那点炮以及那几门大口径岸防炮,先锋军恐怕要吃大亏了。

        “我们缺少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李衡也知道问题所在,但现实中的问题更多,“不过要自行研制却不合算,不止是费用的问题,我们还缺少相关人才。155毫米炮我们就很吃力了,但连样炮都没试验完成。”

        “我们的105加农炮怎么样了?”赵易沉吟半天,才问李衡道。

        当初考虑到122榴弹炮射程不远,借鉴了后世的86式改进,在弹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最大射程也只有12多公里。155毫米炮短时间内无法服役,而苏俄的46式130加农炮还没露面,先锋军从头仿造德国K44式128毫米加榴炮的难度又太高,于是三人决定先仿造日本人的92式105加农炮。

        但这个加农炮的仿造难度让先锋军头疼,仅材料不合格就让进度慢了下来。

        “现在那些小鬼子技术人员老实多了,只是我们原打算不止要仿造,还准备吸纳日本海军100毫米舰炮的一些技术,以及德国105炮的技术,准备继续提升105加的性能。现在减重有了些进展,但炮管寿命没多少提高。生产进度上也比较慢,现在一共才生产了8门。这一次战斗,试验了2门。效果不错,能压制法国人的155榴弹炮。”李衡解释道,“不过还需要改进,我们本打算将之改进为自行式的。”

        92式105加改进后,重量还是3吨多,机动性还是差一些。

        这一次战斗,从隐蔽到新阵地的转化时间短,炮兵部队迟迟没有到位,就是那些2吨多重的122榴的牵引机动拖了后腿。那些重加农炮和155炮机动性更差,李衡从一开始就考虑自行化,这也是仿制105加滞后的一个原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