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水泥产量没问题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6章水泥产量没问题 (2 / 4)
        在欧美留学生活数年的他更明白现代化国家

        里钢铁的意义,比起先锋军来,老蒋显得太没有进取心了。

        不过这些钢铁还是太少。

        今年的钢铁产量,先锋军的军工产业早早已经预定了10万吨钢,和修复和修筑军事要塞等消耗的2万吨钢铁一样都是不打折扣的。

        海军修复二战的那些二手舰艇就申请了2万吨钢板钢材,其中一部分还是合金钢。

        这还不包括汽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生产,内河航运的船舶标准化后,除了部分标准化的木船,还有部分钢铁制造的船舶,就连那急需要建设的各地码头,也需要大量的钢铁水泥。

        就算铁路大量采用日本拆卸下来的钢轨和设备,公路桥梁也同样需要大量的钢筋铁骨。不考虑普通民用设施,能给交通部门剩下的钢铁恐怕也不多了,能修几座桥?何况规划要求中,桥梁还需要考虑军事需要,考虑通过坦克等重型武器,钢筋水泥的比例提高,耗费更巨。

        在此情况下,SMA施工方案能省一点就省一点。

        “水泥尽管用,我们产量足够。”李衡难得大方了一回。

        水泥生产线需要的技术条件并不高,从欧洲和日本搬迁回来的水泥生产线,只要设备到位,在不需要多考虑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赶一赶那些德国和日本技工,很快就能暴产量。最关键的是在攻克了小巽他群岛后,先锋军有了稳定和便捷的火山灰来源,研制出来的火山灰水泥就可以大量生产了。

        这些火山灰水泥适用面虽然不如普通硅酸盐水泥广,但胜在产量大,用在**大量潮湿水多的环境中正合适。

        有了锅驼机等简单机械后,各地的建设兵团还上了不少土法水泥生产,用最原始的立窑就产出了急需的简易水泥。

        就算一部分生产线还利用不起来,46年的水泥总产量也能突破三百万吨,已经超过了华夏在42年暴出的229万吨的最高产量。到明年只需要改进一下水泥生产工艺,让所有现有生产线都满产,李衡就已经调整到了五百万吨的产量。这已经超过法国在二战前1939年的412万吨的产量了,更是超过了印度39年175万吨的产量,日本人在39年也不过只有669万吨的产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