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公路干线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5章公路干线 (1 / 4)
        “我们会积极配合交通运输部的工作。”参会的水利部代表黄万里向俞大为点了点头。

        建造水库和水坝是水利部的事,黄万里也不推脱。

        即便是沾了家里的光,他在国内也并不得重用,确切的说是整个水利在现在的华夏国中都不受重视。

        水利利百年。人人都知道水利的重要性,但水利耗费的巨资却让人人退缩。那些地主们投资不起大规模水利工程,也不需要投资就能维持一次次灾害后掠夺积累下来的良田,把大笔资金投入军费中的老蒋政府也没钱投资,就算有钱也不会投资对他们来说很难很快收回成本和利润的水利上,除非是下边的各层关系要借助水利来分国家的钱。

        抗战让华夏国内的水利更是无力维持,黄万里在国内无用武之地,被先锋军邀请来了南洋。

        手边后世的资料少,民国兴修的大规模水利设施也极少,赵易三人对民国时著名的水利专家也就知道寥寥的三个人。

        他们原打算邀请实干的李仪祉,缺不知李先

        生早就在38年病逝了,另一个后世被翻出来的靠天赋吃饭的大地主王同春也早就过世,剩下一个知名的也就黄万里了。

        “无论怎么说,黄万里至少能做到实事求是的说话,有这一点就足够了。”赵易对黄万里很是认同。

        后世黄万里是被过渡消费了。

        受限于历史的局限性,他不可能所有的意见都正确。在那个时候,能站出来呼吁提醒,让人们意识到那些风险,想办法避开某些预言的发生,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不过才加入先锋军没多久的黄万里资历还欠缺一点,现在只是水利部的副总工程师。

        水利部部长是先锋军自己培养起来的人才潘竟成,42年投奔先锋军的南洋华侨,今年刚过而立之年,是李衡手下五虎将之一。

        先锋军的工业生产基本都是李衡在管理,手下有五个比较著名的能手,在东联国建国后,也各执掌一方。

        在欧美学过水利的潘竟成从加入先锋军一开始就跟着李衡,先锋军最早时候建设在南塔河上的1号水电站就有他的功劳,之后疏通湄公河航运,建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