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粮食不缺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0章粮食不缺 (2 / 3)
        这已经是腾笼换鸟转移不少人的结果了,但华人数量并不占优,东联国需要照顾其他民族的情绪,在建国时,一些政策不得不和缓。

        德国和日本**手段还余波未平,这个时候也不适合跳出来作死,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只能徐徐图之。

        “我们提前建国已经有些冒进了,不适合再大喊什么主-义思想。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说,闷声发大财,先壮大自己在说。实干最重要。”赵易三人都觉得眼下不适合太招摇,要先当美国小弟,应该有所觉悟。

        在明面上东联国内也是鼓吹一下美国人的民-主,但实际行动起来,还是按照原有的步调走。

        老百姓也很实际,衣食住行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最快的稳定建国后的国内局势,刻意淡化了表面的思想争议,一力抓经济发展。

        民以食为天。

        老百姓有时候只求个温饱。

        东联国粮食不是很缺,尤其是在战后各地纷纷闹饥荒的大背景下。

        在很早的时候,赵易三人就重视粮食生产。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开垦耕地就是其主要任务之一。

        一开始得益于日本人的不重视,先锋军在老挝的根据地早早打造出了几片粮食基地,后来等到日本人想打也打不动时,先锋军已经占据了泰国这片肥沃的土地,加大移民引进,大力发展起了耕种。

        缅甸战前也是粮食出口大国,虽然受到了战争影响,但很快被先锋军组织恢复耕作。越南和高棉,以及印缅边境以西恒河以东地区,也都是传统的耕种之地。在先锋军特地组织下,首先抓起了农业耕作。

        先锋军除了重点扶植橡胶等重要经济作物外,首重粮食生产。

        “除去经济作物,和番薯土豆玉米等杂粮,仅仅稻谷生产面积就超过了1400万公顷。”李衡在调查报告中,对稻谷种植面积还是很满意的。

        这不是后世经过了大量森林砍伐开荒后的数字,而且还有一些土地受到战乱影响抛荒,能在建国时快速整理出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虽然还达不到后世泰国1700余万公顷的耕地面积,但后世整个华夏水稻耕种面积也不过只有三千多万公顷。

        当然,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远远没法跟后世相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