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不能指望火炮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1章不能指望火炮 (2 / 3)
        我还预留了导轨的安装位置。这东西太容易被模仿,现在用处也不多,等以后再安装吧。至少等**和美国人的新自动步枪服役后。”李衡也学会了坑人。

        这也是跟赵易现学现卖的。

        新自动步枪为什么到现在才服役?还不是当初赵易的一番话。

        若是加班加点,多费些工夫,虽然造一款自动步枪和新子弹标准很难,但完全可以在44年先服役一款初级版本的,甚至可以仿造带来的81杠步枪,在43年就能让部队提前用上。毕竟经过多次战斗,已经暴露出了队伍缺少二百到四百米之间的压制火

        力,在丛林地带和巷战中还问题不大,但在泰国这类已经开发相对完善,平原多农田的地区,近距离的**就暴露出了射程近的缺点。

        “自动步枪是划时代的武器,中间威力弹也是一层窗户纸,无论被哪一方仿造,对我们都不利。到了二战末期,就算他们得到,也无所谓了。

        日本人战败已成定局,造出新枪也来不及装备,二战后更是被阉割掉。美国人二战军工大爆发,造出了那么多的弹药和枪械,以资本家的尿性,哪里肯再造新武器?法国和英国二战元气大伤,又有成堆的制式武器和剩余的弹药,新研制一款武器的要求不强烈。至少可以让我们能挣得一点优先的机会。”赵易极力从各方面扩大自己的优势,缩小和那些老牌帝国之间的差距。

        自动步枪若是论单支和美国人用的伽兰德等武器差距还不是很明显,但整个军队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装备上这种武器,最起码在地面上,鲜有敌手。

        先锋军有此利器,暴露越晚越合适。但军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二战结束时面对英法的压力最大,所以45年必须得装备上45式了。

        “可能要造50万支枪,咱们能完成吗?”叶关对先锋军的军工产量有些担心。他偶尔听国内的

        人说起,中正式步枪从研制成功到现在也不过造了不到40万支。虽然45式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但到二战结束也不过只有半年的时间,可能完成军队的大规模换装吗?

        “我改进了拉膛线的方式。”李衡得意道,“但我带人研制出了精密冷锻法,可以一步到位了。”

        枪膛膛线现在流行的切削法费工费时,50年代才发明出的模头顶拉法,本来高压设备是个难题,反倒是30年代德国人就发明的冷锻法比较合适。只是因为那么多次的锻打容易造成应力紊乱,精确度很受影响。不过这些对自动步枪来说,都不是大问题。

        况且李衡还特地改进了冷锻法的设备,尽量让捶打产生的应力分布更均匀。

        冷锻法的优势就是成品率高,速度快,加上从美国进口的枪管,一下子就解决了最难的枪管所有问题,剩下的就好解决了。

        “50万支枪我不敢保证,但二战结束前,我们至少能造出20万支自动及半自动步枪,以及5万挺班用机枪,能让三分之一的队伍换装。”李衡说话向来保守,但他说没问题就是真没问题。

        “这些就足够了,我们还有**。”赵易点了点头道。就算是用现有的装备对上只靠轻武器的英法,一样能打的他们屁滚尿流,但战争不是只有轻武器登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