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6章普通话 (2 / 4)
抗战起,他就留在了美国,也已经在美国安了家,有了一份安定富足的工作,
参照后世的一些精英的选择,赵易不赞同他的选择,但也不会指责。
作为一个华夏人,最低要求是不做对不起国家民族的事情,至少赵元任已经做到了。
“作为一个研究语言学,并有深厚华夏语言知识的学者,离开了自己原生的土壤,成就很难说高低。若是依然在华夏文化氛围中,他的天赋或许会让他走的更远。”赵易还是希望自己的这位本家能有更高的成就,也希望他能先缕清先锋军眼下的语言难题。
先锋军的战士来自四面八方,语言交流一直是个大问题。
在南洋,国语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为了避免一方做大,在招收移民的时候,赵易更是特地控制着,从全国各省都抽调一部分移民。在促进文化交融的同时,也使得语言交流更是困难。全国统一的汉字则是因为文盲太多,起到的作用也寥寥。
先锋军中倒是认一种共同的语言,就是赵易三人的普通话。
后世的普通话和现在的国语还有点区别,但基本上都是以京都话为标准,从满清到北洋都是照顾了京都环境。不过,南洋这地方华人绝大多数都是南方籍贯,说儿化音绕口难学,各种的不习惯。就算北方移民不断增多,语言习惯还是偏向于南方。
三人不用学新语言倒是方便一些,但让那么多人都来撇腔适应三人最终还是不方便。
“普通话并不是最佳选择,只是时代的选择。”赵易也想过调整,但他对语言始终还是外行。
这个时代,公认的内行之一就有赵元任。
赵易特地派人去请,三请之下,赵元任也对这个南洋边陲之地的华人政权有了些兴趣。
他在国内推广老国音本来就颇多分歧,本想弥补南北差异,却两头不讨好,又没有高层站出来支持,最后还是被京都话的方案代替。他也心灰意冷,更是看多了老蒋政府的诸多丑恶,索性留在美国人不回国,反正在哪里都能追求个人幸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