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青霉素 (2 / 4)
大西洋上德国人的潜艇正猖狂,北太平洋上,日本人靠密码行动一开始的4月份和5月份,一直压着美国人打。
美国人在西北太平洋上,只有企业号一艘受伤躲在船坞中修理的航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日本人狂虐海上舰船。
直到5月末,美国人一口气派出了埃塞克斯号、约克城号、列克星敦号、邦克山号4艘新服役的埃塞克斯级航母,逼向西太平洋,西北太平洋上的航运才正常通行,先锋军包租的货船才跟着一起出发到了印度。
机器设备大部分留在印度港口,部分核心设备以及人员和资料却先一步搭乘运输机送到了南塔。
被日本人压制了一两个月后,美国人在空中也发力了。雷电和野马都提前进入太平洋战场服役,在印度和太平洋上都对日军发起了一波反击。
趁着日本人疲于应付的当口,樊庆笙他们才回来的那么顺利,否则需要等到美国人占据空中优势再说。
历史已经有了改变,赵易三人也没法猜测何时美国人才占优势,让驼峰航线扩大运输量,一切只能靠自己。
“我们也已经研制了几种菌种,具体看哪一种更合适。”李衡不喜欢啰嗦客套,直接开口道。
樊庆笙带来的菌种也是先锋军在美国获得的。毕竟不是半年后,一两个月的时间,获得菌种的代价就差距很大,那边主持局面的李光前也是费了很大精力才获得两支。
李衡一开始就没指望美国人那边,化名盘尼西林的青霉素的秘密只有少数人知道,但对于赵易三人来说却早已经是变质的鸡汤了。玉米淀粉、螺旋桨的搅拌棒,还有美国人没有发现的紫外线照射升级,对于网络上的段子来说,一点都不陌生,赵易还特地出动了欧洲的特工,带回了罗马甜瓜,担心菌种有误,这一次还从美国带回了一部分长毛和不长毛的罗马甜瓜。
赵易平时常备的医学书中,更是把青霉素的功能和禁忌解释的很清楚。负责医疗的顾真和新来的伍连德也组织人手在国内搜集了多种产黄青霉菌,正在不断培育挑选,期间得到了陈华癸张乃凤等土壤学家和农学家的帮助。
让樊庆笙带菌种来,不光是为了补偿他原历史带来菌种的功劳,还为了有个对比选择。
这一次,李衡准备充分,即让樊庆笙带了一桶进口的玉米浆,还特地自产了一点玉米浆。这是根据地上的玉米丰收后,实验室炼制点淀粉的部分副产品。
根据地上出产的淀粉,有绿豆、土豆和番薯的都有,民间那些粉条粉丝和粉皮生产的手艺人,都能配出来。无论是淀粉还是副产品或者残渣,李衡都准备试一试,后世没有记载,也总得明白差别在哪里,差别有多少,才形成一整套完备的科学试验记录,供以后参考。
后世特地强调的棉籽饼,李衡也同样准别了多个产地的多个品种,以挑选出性价比最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