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24章去东枝 (3 / 5)
赵易和徐严芳来到曼德勒后,加上方文治,先锋军在曼德勒的人手已经达到了21人。
当初时间紧迫,赵易骑着摩托车只带着徐严芳来,随后方文治等人慢慢行军,陆续赶到了曼德勒。
这就是赵易期望的收获之一所在。
后来的这19人中,大半都是在曼德勒有亲朋好友的,亲友外又各有亲友,赵易要从曼德勒华人中吸纳人才,就要指望他们的联系了。
他们一边散布曼德勒将成为战乱区,让华人提前有所准备,一边从中挑选人才。
华人华侨的第一代或许苦一些,但国人骨子里读书人高贵的理念,使得华人华侨对后代的教育很重视。南洋华人大多数生活在**的城市里,教育环境相对好一些,所以南洋华人的受教育平均水平比国内要高不少。已经来了一天多的19人很容易优中选优,挑选出了36个人,成为先锋军的预备队员。
这是从一百多人中挑选出来的。
目前的先锋军,还不到大肆扩张的时候,越是基础的越要夯实,人员并不是多多益善。方文治他们这第一批的人员还没有调教好,滇西还招了一批,后边赵易还打算招纳伤兵,如果曼德勒这边招揽人手多了,管理和后勤都成问题。如果捏合不成团队,对于已经暴露在世人面前的先锋军来说,将留下很大的隐患。
有了这新招收的36人,已经是赵易在曼德勒的最大收获了。
或许信息不畅的原因,除了一个红党组建的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赵易不记得缅甸在二战中还有其他华人抗日队伍。
缅甸华侨战时工作队,也只有七十多人,更多做的是宣传工作,而不是战斗。这比起马来亚十几支华人队伍,声势和影响上差了许多。
后世网络上流传的缅甸某支华侨志愿军,赵易至今也没有听周围的人说起过。记载中有华侨参加昂山的抗日队伍,不过现在昂山还站在日本人一方,二战末期才会反对日本人。现在缅甸的华人缺少一个带头大哥,主要是远征军这支正规军在缅甸,华人的资源都在向远征军倾斜。
若不是赵易打出了盟军少校的旗号,恐怕招揽人手没有那么容易。热血青年就近加入远征军更方便,何必一定要加入先锋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