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给厨师开一条路 (1 / 2)
叶大龙睡觉很死,他不是跑江湖的那种武人,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起身查看,当他完成了今日的睡眠指标之后自动苏醒,然后出去打水洗脸的时候,差点没被吓死!
几个膀大腰圆的壮汉正在自己家的庭院和厨房忙活他吓得脸盆都掉地上了“你们干什么的?”叶大龙拉了个架势,试探性的问了一声李儒看到了地上的脸盆,笑着说道,“是师父让我们过来的,不会影响什么的。”
叶大龙伸出头看着眼前这个人好像有些眼熟,好像之前在哪里见过,只不过他想不起来了,“你是?”
“在下只是一酒楼老板而已,不足挂齿。”李儒拱了拱手酒楼老板叶大龙愣了一下,旋即想到了这人的身份,“得意楼的老板,我见过你,那天是你买的酒!”
那日伍桐卖酒,叶大龙身后保护,自然是见过李儒的,只是见过一面,一时间难以想起。这一提醒,叶大龙就想起来了,他穷惯的人,哪去过酒楼啊,这位李老板算是他第一个见过的老板,这下就想起来了“正是正是。”李儒笑着说道,“是师父叫我等过来的,多有打扰,还望恕罪。”
叶大龙看到了已经宰杀好的了羊,顿时来了兴致,道长又要野餐?
叶青鸾和伍桐回到墨山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该准备的东西已经差不多都准备好了伍桐简单的炒了些菜,却引来十几个人围观这些厨子还是第一次见过铁锅,铁可是管制品,要不是伍桐有着浮云观的门路也弄不来这么多铁来打造铁锅他也没打太大的锅,不是农村在这坐在灶台里面的,而是一种围起小土圈就能使用的和后世的大马勺差不多样式的铁锅,这种大小的锅能够颠勺,反正伍桐很喜欢颠来颠去的,看着火在锅里爆燃,这种观感他是很喜欢的炒这种烹饪技术就算在前世也只是在宋朝制铁锅之后才略略普及,但是炒早在魏晋南北朝就已经有了雏形。。只不过那个时候没有相应的概念,没有将这种技法独立出来,所以到了宋朝之后才大量出现炒菜一个大厨,七八个厨子对伍桐的手法都很感兴趣,对这种新奇的做菜方法也很有兴趣,不过要在试吃之后才能评价菜已经完成了,今日人多伍桐就多炒了一些,主食是粥,菜也算是清淡伍桐没有想要和这几位厨师一争高下的想法,他尝过得意楼的菜品,美味至极,不过烹饪手法确实单调了些,这些人都是浸淫厨艺十几二十年的老厨师,伍桐只是想给他们打开一道门,至于他们能在这道门里走多远那就看他们的造化了张大厨先是尝了一口黄瓜炒鸡蛋,黄瓜清香,鸡蛋松软,又喝了一口粥“师父,您刚才那个手法叫什么?”张大厨小心翼翼的问道,他也跟着叫起了师父,毕竟伍桐没有顾忌的让他们观看做菜的过程,他很感激,毕竟这个年代是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时候。“炒。”伍桐吹着粥说道,这粥怎么这么烫,“铁锅的导热性比较好,所以温度上的快,一直翻动食材,这样能保留原料的营养。”
“炒菜要注意一点,热锅烧冷油,先把锅烧热,然后倒油滑锅,之后的油一定要烧热才能将食材下锅,生油的味道太重了,影响菜的味道和口感。”
这些知识都是伍桐和王刚老师学的,王刚老师的硬核炒菜教学几乎是伍桐的启蒙张大厨小心记着,准备回去实验一下“炒也分很多很多种,我就是一个做菜爱好者和你们不一样。”伍桐终于喝了一口粥,“怎么炒,如何搭配食材让菜更好吃那是你们考虑的,我只是告诉你们一种方法。”
张大厨点了点头对伍桐的好感直线飙升,知道伍桐只是想让他们多学一些方法,而不是要贬低他们剩下几个厨师吃的都不多,粥倒是喝了不少,他们只是尝尝鲜,顺便将这种方法与自己的经验结合一下吃过饭,距离午时正中还有好几个时辰,伍桐也不着急,先是陪叶青鸾说了会话,早上见过父母,她都哭了想必是有些感伤,伍桐安慰她一会儿,然后就出来与几位厨师说话“咱们的厨师有红案白案之分吗?”伍桐与几位厨师还有李儒都坐在地上随意的说着话几位厨师面面相窥,还是李儒问道,“敢问师父,什么是红案、白案?”
伍桐一愣,旋即说道,“简单来说红案就是做肉食的,白案就是做面点的。”
“面点?”李儒想了想,“面饼面条饺子包子我们得意楼是不做的。”
“不做?”伍桐皱起眉,“我建议你还是要弄些白案,比如说有人生辰去你的酒楼吃饭,送一碗长寿面也好啊,然后我说的面点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样。”
“请师父讲解!”李儒拱手说道,道长见多识广定知道什么稀奇的东西,常人所不知道的伍桐想了下以现在的条件能做出来的面点甜品。。“豌豆黄你们听说过吧?”
这么有名的古代菜品,不会也不知道吧李儒和张大厨对视一眼,剩下几个厨子面面相觑,“没听说过,还请师父说明。”
“豌豆煮烂过筛,加入砂糖搅拌,上锅加热,一直搅动到粘稠,取出冷藏。最后将其切成小块食用。”
这是极为简单的做法,伍桐说的也很简单张大厨想了想,心中有了些想法,“师父说的豌豆黄,想想应该有豌豆清香,且香甜可口,应该不错。”
李儒虽是老板但也不是外行,也有了一些明悟,“师父的意思是做一些香甜可口的小面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