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9章 缅地东吁王朝 (3 / 3)
大明永乐时期,永乐皇帝在东吁设宣慰使,使其成为明朝自云南布政使司、交趾布政使司通往缅甸各司的中心,并将缅地纳入大明管辖范围。一旦缅地各方有军事纠纷,皆受大明的节制管理。
但到了明嘉靖年间,**地区的地缘政治发生的重大转变。
一是葡萄牙殖民势力开始进入**地区,从缅南部沿海地区进入,伺机寻求同盟力量,北上扩大势力范围的殖民活动;
二是缅与木邦、孟养长期争斗失利,受木邦和孟养的压迫。
嘉靖初年孟养头目思伦联合木邦势力,发兵攻打缅甸,大破其都城,还抓了缅宣慰司莽纪岁和妻子,杀掠无算,瓜分其地,甚至连持有大明金牌信符的干户曹义,也一并被杀。
缅宣慰莽纪岁的幼子莽纪于是逃到大明,希望能拜见大明天皇帝,求复官职,并出兵相助平乱。当时的大明朝廷疏忽怠慢,这激起缅地百姓不满,于是缅宣慰幼子莽纪(又称莽瑞体)逃到南部的东吁自立为王,脱离明朝,开始于明朝为敌。
他曾领兵一度攻打到云南的腾冲、施甸、风庆地区,威胁永昌府,明朝不得不从内地调重兵,设置姚关、腾永两个大营,虽然明朝军队在刘挺的指挥下击退了进犯的莽瑞体军队,但已经无力遏制缅地的兴起。
由于缅地侵凌木邦等相邻地区,云南外边政区纷纷向明朝请求依照永乐制度,颁赐金字红牌,要求明朝派使者调停土地争纷,制止缅地的侵凌和扩张。然而金字红牌制度在明后期不再受统治者重视。。明朝没有向外边政区重新授予金字红牌和纷争调停,而是束手无策,处置失当。
缅地官员看到明朝并没有出手拯救外边政区,于是借鉴明朝的金字红牌制度,采取拉拢周围的土司头领的做法。之后,则步步进逼,甚至学习明朝的金字红牌制度,派出使者,伸出援手,为这些弱小的外边政区土司排忧解难,导致弱小的外边政区在得不到明朝支持的情况下,纷纷倒向缅地政权,俨然成为这些地区的君王,明朝仍然不闻不问,任他们侵占大片西南边疆土地,渐渐成为西南半岛的强大国家。
东吁王朝在王阿那毕隆时期达到了巅峰,一举收复了被葡人占领的沙廉。之后其儿子他隆王执政时。他放弃了劳民伤财的对外扩张战争,致力于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但是到了他儿子平达力时代,国力又日渐衰退。
如今东吁王朝的统治者便是平庸的国王平达力。
朱慈煊还知道,如果没有他的出现,这个平达力会在一年后被弟弟杀死!当然,既然自己这个重生者出现,兴许平达力的命运也会改变。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