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7章 登闻鼓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347章 登闻鼓 (1 / 3)
        王猛推行的均田制得到了冉闵的鼎力支持,这不,政令一经颁布,魏国举国上下便热闹得很。

        一连数日,在邺城进进出出的信使络绎不绝,纷至沓来。

        “魏王诏令:民始生为黄,4岁至15岁为小,男子16岁至20岁为中,21岁至59岁为丁,60岁以上为老。今朝廷变法,悉以政令!”

        “朝廷颁布均田制,凡1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女子20亩。初受田者,男子每人另授桑田20亩,限3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枣、榆等树。桑田可作为世业田,终身不还,可以世袭,但限制买卖。”

        “桑田按现有丁口计算。若全家都是老小残疾的,11岁以上及残废者各受丁男一半之田年过70的不还所受,寡妇守志,虽免课亦授妇田。”

        就这样,王猛所推行的均田制在魏国上上下下热火朝天地展开,赢得了广大基层百姓的一片欢呼!

        均田制的推行已经是势在必行的。

        在宗主督护制下,官府对辖区内的户籍、田数都无从掌握,徭役、赋税也无从征调。

        均田制是由代北实行的计口授田演变而来的,实施初意为按口授田,平均地权,但由于地主拥有大量私属奴婢,加上他们又多隐瞒土地,以致所分的田土超过了法令所限,令到农民所得的土地达不到应受的额。

        但均田制在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如规定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规定不准买卖,这些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大族兼并土地。

        国家公开授田,可以招徕流民和豪强大族控制下的依附农民,有助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自耕农增多,户口滋殖,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调发徭役。

        中牟县。

        此时此刻,偌大的城门口那里,众多的老百姓围在一起观看贴在墙上的告示,旁边还有官差在那里宣读朝廷新出炉的政令。

        新政的推行,已经是老百姓们闲暇之余所必做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