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017章 清河崔氏 (2 / 3)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和山东武城县、高唐县),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在北方,北魏把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至唐代开国有五姓七望之说崔氏仍立其中!
这俗话说的话,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这些世家大族都是书香门第,以诗书传家的,祖祖辈辈里面所出的贤能可谓是多如过江之鲫,而且还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那一种!
不过也正是因为魏晋南北朝盛行的九品中正制,这才导致了这种世家盛行,垄断了人才的来源的局面在风头正劲的世家门阀的压制之下,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谈何容易?
所以说这个时代其实有许许多多的人才是被埋没的没有好的出身,你便是怀才不遇对于清河崔氏,石闵那是如雷贯耳的。只不过崔氏一族现在还没有那么出名东晋时期很多崔氏族人南迁崔氏家族并非全部南迁,只是崔业的八世孙崔密一支。崔密有二子:长子崔霸,次子崔琰。这一系大致从崔琰发迹,到北魏初年势力很盛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其中崔浩历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北朝隋唐时与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七宗五姓”。。或者是“五姓七望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唐初官员修订《氏族志》,把崔氏列为第一,唐太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皇室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与其他山东士族列第三虽然如此,崔氏仍为士族高门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为博陵崔氏,也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到了后唐时期,科举取士的制度逐渐取代“九品中正制”,世族大家逐渐失去了皇权的庇护同时,随着晚唐国家的分裂和战乱,特别是黄巢大起义的打击下,整个魏晋以来形成的社会制度支离破碎,于是清河崔氏与其他士族的势力基本上也随之消亡。没想到竟然在这里碰上了清河崔氏的后人石闵不由得叹了口气道:“唉,先生,我听说现在很多清河崔氏出身的人都在赵国、西赵、代国做官的,你就没有别的门路吗?”
崔皓摇摇头道:“实在是没有门路。小老儿是想去建康投奔一下我曾祖父的那一支后人,据说他们在晋国做官,好几个人都已经担任了地方的郡守、县令之职。料想他们不会不念及这一份香火情,不收留我们父女二人的。”
“先生,这邺城距离建康可是遥遥数千里!这个世道不太平,你从幽州一路南下到邺城的时候也经历过的。”
石闵一脸悲天悯人地道:“十室九空,饿孚遍地。这路上劫道的强人不知凡几,而且乱世杀伐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爆发一场战事,到时候肯定会殃及你们的。”
石闵倒没有撒谎。在这个兵荒马乱的世道,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易子而食还算是小的,路上遍布落草为寇的强盗,他们杀人不眨眼,可不管你是不是汉人,是不是同类,见人就杀,见人就抢!
没钱?
好办,劫色没色?
无碍,吃你的肉,喝你的血!
这个世道就是这么残酷。不然在石虎这么暴虐的统治之下,不知道会出现多少的流民!
可是现如今的羯赵国国内的黎民百姓敢跑路吗?他们不敢!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是没有,但是寥寥无几,在更为混乱的北方几乎是不存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