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又得千金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又得千金 (2 / 6)
        敦煌运来的主要是谷物和羊群。那是最常见的口粮了,本来也没错。错只错在他们和安西军放在了一起就有了比较

        安西军带来的东西里头有一部分是经过加工的,素食方面是熟炸面,肉食方面是肉干肉干走向游牧民族学来、而由唐军后方的食物工坊加以流水线生产的,至于油炸面那就是张迈的“明”军队出征在外举炊不易,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有机会埋灶做饭的,这时候通常就只能啃干粮了,但长久这样会影响士兵的营养以及士气,这激张迈便想起了上一辈子的方便面来,他教食品工坊的主厨先将面条切丝蒸煮油炸,让面条定型,做成了类似方便面的食物,运到前线之后士兵用热水一泡就能吃了,万一连热水都找不到。干吃也比其它干粮来得可口。不但可口,而且这些加工过的食品比起没加工过的食品更加方便运输。

        熟炸面在这个时代还是比较新鲜的,一经问世就风行全军,不但军方在用,有一些甚至流了出去成了商品。相比之下于阒的守军自然就觉得唐军带来的东西比敦煌军带来的东西好吃多了。

        吃的是安西军带来的更好,至于穿的“归义军竟然就没考虑到这个问题,独们主要只是带来了粮食而没有其它。而安西方面则不同,龟兹的参谋人员考虑到于阅大军出时天气未冷,眼下寒冬却已经到来。只怕他们带的衣服也不够,所以还调来了一大批的棉被和棉衣,甚至还带来了一些燃料。

        “一针一线,都见功夫啊。”马继荣叹道:“如果只有曹令公送来的这些东西,

        江个冬天肯定得很难妥。但安西军送来的众此却可以记翱好冬。”

        当然,敦煌方面也送来了一些安西军没送来的东西,比如曹议金怕外孙吃苦,特地让人送来了一些小!珍水味以及违时的水果(即不合时令的水果,通过温室之类的方法栽培。成本极大。在古代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一整套的床一上用品,李从德的外婆细心,还准备了冬天驱寒的手炉脚炉,一些驱赶蚊虫的香料。一些防疟疾的药品,曹元德甚至还送来两个暖脚的绝色女奴。

        总之对于如何善待自己的外孙,只要能想到的,曹家的人都想到了。其用心之方向正与安西方面的参谋相反安西军虽然考虑到了各种行军的必需品,却并没有考虑到作为主帅的特殊需要,这是由于安西军内部出征之时将帅从来就没有这样的特殊需要,因此安西的参谋们也就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的意识。

        李从德将大军在楼兰古城安顿好了之后,就按照李圣天的吩咐,他自己带了人护送妹妹文安公主前往敦煌依附外公,同时先向龟兹方面派出使者接姐姐福安公主到敦煌相聚。

        于阅的使看到达龟兹时已是正月,那时候高昌地区还不怎么安定,郭纷怕出意外不肯放人,但王侯家的女儿永远都是身不由己的,太子做了这样的安排。使者在外便不敢胡乱更改,她也不想让使者难做,便来向郭纷告辞,道:“姐姐放心,不会有事的。”

        郭汾道:“现在天气又冷,高昌那边听说也还不大平静,就迟一些走,等高昌那边平定,天气也转好了,又有什么打紧?为何一定要现在出?你这个弟弟太不会做事了,我派人去楼兰和他说。”

        福安赶紧拉住她道:“姐姐,我知道你为我好,但我在疏勒已经住了好久,又跟着姐姐到龟兹来,这么长时间不回家岂是良家女儿所为。现在弟弟要接我回外祖父那里去。若我推三阻四,传了出去只怕别人会说一些难听的话

        郭纷瞪眼道:“难听的话,什么难听的话?”

        福安本来不敢说,被郭汾逼得急了。才结结巴巴地道:“只怕别人会说我乐不思蜀,不想回家了。那”那妹妹我就更说不清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