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佛度漠北 (4 / 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一五章 佛度漠北 (4 / 12)
        耶律阮听到这里,觉得自己已隐隐抓到了张迈与赞华所图所谋的核心,问道:“张迈所允诺的做法,孩儿大致猜得出来,只是怀疑他能维持多久。但上师所说,要灭漠北之害,孩儿却不知道能从何处着手。”

        赞华道:“世尊(释迦摩尼佛)教诲:人之心有三毒,曰贪曰嗔曰痴。漠北牧民,犹以贪嗔二毒最易中服。当其呼啸聚集,自以为铁马金戈所向无敌时,便生贪欲之想,殊不知,此贪正为饿鬼之源;当其遇荒困顿之际,便起恚怒之想,而以憎恚为性,殊不知,此嗔便是开地狱之门。若其贪嗔二毒并作,更成大祸——不只是中原汉人之大祸,其实亦是漠北自身大祸之肇端。从古至今,寇害中原者无五百年之兴,欲灭华夏者,五百年内必为华夏所灭。非是天独佑汉,乃是一切恶业,到头来都是自作自受。因此欲使漠北灭害得福,便需先治贪嗔二毒之患。”

        耶律阮心道:“贪才有野心,恶才有武力!没有了野心就成了奴婢,没有了武力就成了牛羊。”他对佛教的说理不感兴趣,却道:“如何治此二毒。”

        赞华道:“用佛法!”

        耶律阮笑道:“佛经早传入漠北了,就是漠北最愚蠢的牧民,也多有会念几句阿弥陀佛的。也不见有用。如果派一些和尚念念经就能解决漠北之害,千百年来中原皇帝早就这么干了。”

        赞华微微一笑,道:“佛法之传与受,也讲缘分与法门。大道指向不二,法门却有万千。中原汉家佛法,立论宏远,思辨精密,但对漠北牧民来说,既无实用,也难接受。倒是吐蕃佛门,其法与中原迥异,然经典、戒律、法脉三传具备,其法能使苦寒之地之牧民约束其心,灭其恶欲,忘记贫寒之困厄,转得内心之安宁,归于朴实,归于虔诚,以求来世之欢乐,乃至彼岸之超脱。”

        耶律阮仍有怀疑,道:“上师!吐蕃所传佛法,真能如此么?”

        “此事甚为不易,”赞华甚为坚定地道:“然贫僧认为:能!中原百姓,其性聪明,易悟佛法之精妙,而难守戒律归于虔诚,反而是漠北牧民,其人性情质朴,于经论精妙未必能迅速开悟,然而一旦信仰,虔诚比之中原百姓,以必十倍过之。若得心中信仰坚定虔诚,则身体所受贫困苦难就不算什么了。若得去贪去嗔,安于苦,乐于寒,则贪嗔二毒自断。”

        耶律阮听到这里,再想深一层,忽然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惊心动魄,猛地要跳了起来,赞华见耶律阮似乎已有触动,又伸出手掌,在他头顶又摩挲了一下,喝道:“既已有悟,莫再沉沦!”

        耶律阮一时似要接受赞华的理论,一时却似乎还在纠结矛盾,许久才说道:“这事说来似乎有理,但真要成功,不止是说教就行。张迈那边,想必还有配合的政略军略。”

        赞华道:“法为出世法,行为入世行。贫僧要成此大功德,自然少不了张元帅的护法。”

        “张迈必然有所准备。”耶律阮道:“只是我们如果真的皈依了佛门,成了善民柔众。那时候……岂不是任由中原宰割?”

        赞华哈哈大笑,吩咐帐外阿噶拉去取一块石头来。阿噶拉取了一块石头进来后又退出去,赞华拿了石头交给耶律阮道:“伱割一块肉下来。”

        耶律阮道:“这是一块石头,哪里有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