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章 邺都易帜 (2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八九章 邺都易帜 (2 / 8)
        李昿怔怔看着眼前的张迈,一时间有些傻了.这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统帅.

        五代的武人,大多是不学无术,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彻底地鄙视文人,根本不将文人当作一回事,这种人就是粗鄙的武夫,不学无术之余还常常伴随着暴虐,这类人是士林口诛笔伐的对象,政权落到这种人手里百姓势必遭殃,他们破坏性强而建设能力几近于无,可以为将,不可执政,纵然一时得势久之也必灭亡;第二类是自身虽无学问却仰慕文治,然而因自身学时浅薄,在儒生面前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特别是面对有名望的博学鸿儒更是如此,所以容易被文人牵着鼻子走,这种人既有心治国,便不得不将政务交给儒士打理,一开始只是具体事务,最后规章制度渐渐确立,便落入文人所建立的文治秩序而不自知,一旦国势稳定,则其子孙多半会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学于斌斌君子之口,不成文弱之君那就见鬼了.

        至于像杨坚杨广,李渊李世民这样至于入则能文,出则能武,静能读书,动能攻战的文武之才,那几乎是绝无仅有!一个国家的气象,总是由开国者的胸襟所奠定,宋所以不如唐之恢弘雄荡,根源在此.

        张迈虽然重视中原的文士,但他的视野注定了他绝不可能被儒林所欺,他胸中自有一番超越时代的见解,因此也不为这个时代的儒士所规限.群儒于他是改造的对象,而不是仰慕受教的老师.莫说小小一个尚未学成的李昿,就是冯道在此也得.[,!]低头.

        屋内除了马小春外只有范质,李昿年纪尚小,还没反应过来,范质已在反思,他知道张迈这一巴掌打的是李昿,其实未必不是在提醒自己.自己所侍奉的这位圣主,于治国方向上从来都是极有主张的,不是自己所能左右.就算接下来这一年河北士人大量涌入,这个由中原士人充斥的东枢,终究是要按照张迈的思路来建设的.

        张迈这才又朝李昿招了招手,道:"长乐老是什么打算.你给我长话短说."

        李昿再不敢放肆,跪在虎座前,言简意赅地将冯道的河北布局一一道出.

        张迈脸上又现喜色,赞道:"不愧是三朝元老,中原的定海神针!虽然远隔千里素未谋面,但长乐老的这个谋划.却是深得我心,而且比我自己想的更好!"

        他轻轻拍了拍李昿的肩膀道:"李超已在平幽仓附近了?"

        李昿答道:"是."

        张迈道:"好!"对范质道:"以许下的诺言为上限,给予李超,李沼便宜行事的大权,让高行周配合李超,让折德扆赵普配合李沼,如果能争取到邺都,那就能少死不知多少万人,河北的战事也能提前结束.至于平幽仓,那更不用说了.马上发令.六百里加急!"

        范质闻令道:"纵横交涉,这事本该归曹将军管的."

        张迈道:"他还没到,难道要等他来了再办事?发令!"

        李昿这时心神渐定,脱口道:"让小臣试拟如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