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国士之怒 (5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国士之怒 (5 / 5)
        “阿罗顺逃回了都城,王玄策将军派人下书,要他投降赔罪。阿罗顺口头答应,其实却暗中按罗兵马准备再战,王玄策将军窥破了他的诡计,提前兵,一场大战下来杀得对方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又将其都城攻破,俘虏军民数万人。

        “阿罗顺乃弃国逃往东天堑,召集散兵残将,又向东天堑借了两万大军,准备再战。却不料他身边的人已有几个被王玄策将军收买成了细华,王玄策将军洞悉了他的所有举动,用间设计将其兵力分散,一举活捉了阿罗顺,将余众尽数坑杀,副使也攻破了阿罗顺的王后所据守的城池,远近城邦望风归降,煊赫一时的中天堑自此灭亡。”

        郭汴一开始只是听得津津有味,后来不禁有些目瞪口呆:“就这样亡了?”

        “是,就这样亡了。”何春山道:“中天堑当时是差点就要统一整个天堑的,经此一役后一蹶不振,整个天些四分五裂,直至今天。”

        郭汴又问:“那后来呢?王玄策将军怎么样了?”

        何春山道:“王玄策将军灭了中天堑以后,因东天堑不顺大唐,竟敢援助阿罗顺,便准备顺势将东天堑也灭了。东天堑的国王知道后吓得屁滚尿流,赶紧献上牛马万头、财宝无数,来向王玄策谢罪,并献上降表,表示从此臣服于大唐。王玄策将军不为已甚,这才罢了兵马,先到佛陀各处遗迹朝拜毕,然后便押解了那个天堑国王阿罗顺回长安述职去了。”

        郭汴听得如痴如醉、入迷入幻,遥想王玄策当年匹马出使、借兵灭国,来得何其猛厉,走得何其潇洒!心中隐隐生出了仰慕之意,建功立业之心渐长,心想王玄策当年匹马至此也能建此大业,自己如今手头有兵有将,若是无功而返宁远,岂不愧对先贤?

        王玄策乃是使者,算来其实是个文官。不过大唐尚武,其臣属出将入相者不知其数,就算是文官而善打仗的也不奇怪。王玄策将印度灭国一事,除了我华夏史籍记载之外,当时的印度人还曾勒之为碑。同时用古梵文与汉语双语书写,此碑湮没千余年后出土,我们可爱的印度朋友因既认不得古梵文,又不识汉字,就拿到博物馆珍藏起来,直到有一天一批中国学者到访,他们还兴高采烈地将这块古碑拿出来炫,结果有中国学者认出其中部分文字乃是繁体汉字。便将文意翻泽了出来。当场大哗,从此印度人赶紧将此碑藏了起来,再不肯拿出来现世。“玄策破天堑碑”出土以及解读的经过,说来也算一桩传奇。

        吾朝正奉行“中印友好”政策,故而教科书对这段历史避而不提,各种传媒也都尽量遮掩,果然不愧大国之风。

        至于昨日承相表示对被侵之领土当从长计议,吾辈听闻之后亦不敢妄议朝政,只是于史册之前,默念今人之柔,遥想祖先之烈,空自喘嘘罢了。

        引一句汉代的古诗吧:弃捐勿复道,且自求月票!

        一一一(未完待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