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657大清最适合的位置 (4 / 5)
这一次朝议,也让逃亡的大清帝国真正得到了蜕变,从上到下统一了目标,极大的激发了每一个成员对未来的渴望,哪怕那些被懵懂拉上战车的棒子和鬼子们也不例外。
当大清帝国驾临欧洲之时,可不仅仅是携家带口,而是数百万真正的青状,几乎每一个成员手中都有着一柄长枪,这一路上的锻炼,更是让他们的意志宛如钢铁,这哪里是寻常帝国可以阻挡的?
基普,大清再一次升起了龙旗,剃发国策,在大清帝国也从来没有消失,站在云层之上,青龙刘浩看着无数洋人留着辫子,看到权贵之时,那躬身弯腰九十度的场景,面上的表情只能用古怪来形容。
她同样不得不承认大清帝国在移风易俗能力上的强劲。
似乎也是发现大清帝国再次雄起,也担心大清在人口方面失去了优势,龙国和炎黄联盟再次出手,一夜之间,就有了近千万到来。
这千万人口也算复杂,棒子那里,几乎八成人口转移,鬼子那头,也占据了不少比例,而其中更有着南洋吕宋、马拉、尼尼等地杂色。
这些人,都已经被多番洗脑,语言体系更是直接被替换干净,就好似在睡梦之中重活了一世一般,自将自己人做大清帝国子民。
这些人被安排,也只能是中下层百姓,但在他们之下,还有着洋奴可以驱使;
相比于原本的生活状况,他们不知道改变了多少个层次,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地主阶级;
实际上,哪怕此时,他们也不会愿意回到以往,哪怕勐然想起自己是哪个,内心也多半不会承认,更乐意将以往的一切认为那才是一场梦罢了。
也是他们的到来,彻底让大清帝国在这片土地上真正的站翁了脚跟。
人口,从来都是根基,老佛爷也好,大清帝国的文臣武将们也罢,都一清二楚。
他们何尝不知道这些突如其来的人口有着猫腻?
但他们却只能装作不知,甚至于内心想着更多子民的到来。
他们都是熟读史书的,又怎会不知道大元帝国当初西进一路狂飙,最后就败在人口问题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