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第一百九十四章 (5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第一百九十四章 (5 / 7)
        大行令王恢率先起身,奏禀道:“臣闻先秦之时,代国狭小,然国人皆兵,得养老、长幼,仓廪常实,国库丰腴,匈奴不轻侵也。今以陛下之威,海内统一,然匈奴侵盗不已,臣窃以为无二策,击之为上!”

        王恢话落,韩安国起身禀奏,出击匈奴实为必要,但不能操之过急。需仔细谋划,做到计出万全,谋无遗谞,方能予敌重击。

        继两人之后,郎中令石建、太仆公孙贺、内史郑当时先后奏禀,附议出击之策,仅在出兵时间上存在分歧。

        “纵然心细如发,难保百密一疏。战机当前,握有精兵强将,不能披坚执锐,金鼓齐进,要等到战机逝去,匈奴退回草原再扼腕顿足?”

        王恢出身燕地,在边郡为官数年,没少同匈奴打交道。

        在他看来,同匈奴交锋最需要把握战机,尽速出击。运筹帷幄固然不错,但过于谨慎,不能在匈奴察觉前发兵,九成连敌人都找不到,遑论纵横驰骋,斩兵挟将。

        “匈奴使臣明求和亲,至长安一月,继续拖延,难免出现疏漏。若不然,莫非要准其所请,送女入草原?”

        王恢火力全开,谁上来怼谁,战斗力着实惊人。

        见铺垫得差不多,卫绾、窦婴和直不疑先后发声,为大行令王恢站场,当殿道出匈奴大军南下,这一战不是想不想打,而是必须打。为将主动权抓在手里,动作必须快,快到让匈奴无暇反应,直接踏入圈套。

        知晓匈奴大军距边郡渐近,韩安国等再无异议。

        归根结底,对于草原上的恶邻,汉朝从上到下都是主战派,仅是在战机的把握和兵略上稍有分歧。要和匈奴真刀真-枪-开战,有一个算一个,都会撸起袖子抄刀子上,连丞相卫绾都不例外。

        战略定下,飞骑驰出长安,边郡抓紧调兵。正卒之外,数万材官受到征召,发下坚甲、弓箭和长刀,分批奔赴马邑。

        为免匈奴发现,归降的胡部仍留在原地,做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

        事实上,除须卜力这般死心塌地抱汉朝大腿,回到草原就要被宰的胡人之外,各部对汉军张开的口袋一无所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