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辽国的反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三章 辽国的反应
        耶律普速完说得倒是慷慨激昂,殿nei辽guo众臣也议论纷纷,但耶律松山、任得敬都是带兵打过仗之人,就连皇帝耶律夷列也从小便随同耶律大石出征,皆知这种无把握之ZHAN十分冒险。

        耶律普速完虽然智计百出,在之前也出过几次主意,但那时对付的只是一些nei乱叛军而已,这等guo家间的大规模ZHAN争她从未经历过。在众臣看来,她在这种guo家间的大ZHAN略方面恐怕未必在行。虽然说的计划有一定可行xing,但失败的可能xing却是依然很大。

        只不过,她所说的占据四川后的好chu,倒是让萧塔不烟和耶律夷列有些动心。

        “普速完的计策,大家都听清楚了吧,诸卿认为可行不?”萧塔不烟轻轻抬手,制止了殿nei群臣的喧哗,凝声问道。

        这时,辽guo的南院大王耶律铁哥一作揖道:“太后,微臣认为公主殿下的计划不可行!”

        他是个xing格鲁直之人,丝毫不怕此言会得罪公主。

        “哦?铁哥为何认为不可行呢?”萧塔不烟微微一颔首问道。

        耶律铁哥摇头道:“我guo与宋guo正chu于结盟之中,四川正是宋guo的地方,如果我们派兵攻入四川,宋guo怎会答应?如此一来,我军则必与宋军交ZHAN。届时岂不双方皆大耗实力,便宜了金guo?要知道,我们的生死大敌是金guo,可不是宋guo啊!”

        他的想法立刻得到北院大王耶律松山的赞同。他们皆是从二十多年前便和金军作ZHAN,好友家人皆有不少死于金军手中,对于女真人可是有着深仇大恨。眼下guonei局势好不容易平定下来,却要放弃攻金,改为攻宋,自然不太愿意。

        辽guo的群臣中,赞同耶律铁哥想法的人不少,附和者甚众。

        不过。就在此时,一个响亮的声音却叫了起来:“太后,臣赞同公主殿下的意见,应该攻下四川,不然将来必然后悔!”

        辽guo众臣一眼望去,只见说话之人正是新任户部尚书许墨,他原本是金guo的长安主簿。因是汉人,又是文官。所以在金guo一直未得到重用。但自投降耶律大石后,一直对辽guo忠心耿耿,又亲自撰文说服关中的几个汉人大家族归顺辽guo,立下了大功,为了拉拢关陇汉人。萧塔不烟和耶律夷列商量之后,便提拔他成为了户部尚书。

        许墨这时出列躬身行了一礼道:“太后、陛下,微臣从小就饱读史书。立志以史为鉴,为明主效力。故微臣平素有空隙时多在研究前朝史籍……其实眼下的形势极象六百年前的南北朝时期。辽、金、宋三guo形势破似那时的周、齐、梁三guo!而眼前无论是我们大辽,还是金guo、宋guo,皆想成为那最终一统天下的guo家大隋!”

        耶律夷列听了,却是微微有些愕然。说现在的天下局势象三guo的,光辽guo境nei的文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甚至还为哪个guo家象魏,哪个guo家象吴,哪个guo家象蜀争论得唾沫横飞。

        不过。象他这样,称目前的形势象南北朝时代后期的北周、北齐、南梁三guo的,倒是第一个人。

        耶律夷列对这段时期的历史并不是很了解,于是便凝声道:“许大人可否说得更详细一些!”

        “好的!”许墨见耶律夷列有些兴趣,心中也暗喜。

        他于是缓缓说道:“六百年前,天下亦是三分,为北周、北齐、南梁三guo。当时北周占据关中、甘凉、四川、荆襄西北部;北齐占据了现今的河东、河北、山东、河南、江淮之地;南梁则占据了荆襄、岭南、云贵、江南之地……所以,现在的局势和当年北周、北齐、南梁的形势极象!”

        “当然。现在的qing况也有些不同之chu。辽、金、宋三guo虽然在边境交界chu和周、齐、梁三guo相似。但三guo的面积都比六百年前的三个guo家大了不少!”许墨侃侃而谈道:“眼下我大辽除了据原北周的关中、陇右、甘凉之地外,还占据了不亚于中原面积的西域,控弦之士多达六十万。实力远强于当年的北周……”

        “而金guo除占据了中原、河东、河北、山东、幽燕之地外,还占据了幅员辽阔的辽东之地。土地极广。且拥兵达百万之众,实力亦远强于当年的北齐……”

        “至于宋guo,除占据了南梁的岭南、江南、荆襄之地外、听说还开拓了台湾、琉球、吕宋、红河四州,虽然兵力是三个guo家中最少的,但他们却有火枪火pao之昨,且财政富足,其实力亦大于六百年前存在的南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