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 王氏的阴谋
秦桧一想也是,不jin愁眉不展道:“如此一来,事qing倒是有些麻烦了。{/.手、打.首.发}今趟我去见官家,竟然看到赵鼎和张浚也在,这两人官家早已对其厌恶,今ye居然也召来相见,足见这‘中原民众请愿团’的行为,还是让官家心tai有了一些变化……不过好在赵鼎仍然死抱着与金人开ZHAN的想法,让官家对其甚为不满,此人已不足挂齿……反倒是张浚tai度有些转变了,不再提什么收复中原之事,而是赞成撤军,吾观张浚言语,倒颇有翻身之意。”
他现在最想的就是将张浚、赵鼎两人彻底扳倒,du揽朝政大权,再想办法剥夺了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兵权,届时,只怕赵构也只有听他的摆布了。
但如今临安发生的事对他的声誉影响很大,从赵构这次将他们三人一起召来,而未象以前那样只召见自己一个人,就可见一斑。
如果自己不能在安置中原百姓上拿出一个liang方,只怕真会引起官家再度换相之意。
王氏听闻之后,却是冷冷笑道:“我看老爷真是糊涂了,此事摆明是岳飞给老爷您下的绊子,何必被他牵着鼻子走?依妾身看来,这事不如干脆就交由岳飞chu理好了。那些百姓不是觉得他是大救星吗?就看他能不能安置好这些百姓。”
“交给岳飞chu理?”秦桧先是觉得有些不可SI议,但仔细一想,似乎王氏说的也很有道理。
此事既是因岳飞率领的行营后护军长期滞留中原而起,交由岳飞来chu理,也是一liang策。
如若岳飞真能把如此麻烦之事chu理好了,也是自己荐人有功,得保相位不失。而如果岳飞安置百姓时出了大问题,则正好可以追究他失职之罪,更让他在民间的声誉一落千丈。
王氏这时冷然道:“是啊!岳飞得此旨意后,必然组织百姓南撤。然后我们再派人通知四王爷,让他派兵衔尾追击,只对那些南撤百姓下手,bi免与岳飞的部队正面交ZHAN……一旦出现百姓死伤惨重的局面,便正好追究他护送百姓不力,导致百姓出现重大伤亡之罪。岂不一举两得?我就不信四王爷帐下的大军还对付不了那些行走缓慢,手无寸铁的百姓。”
“夫人,你真是我的贤nei助啊!想的招法比我的厉害多了!如果不是你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还真的没想到如此行事呢。”秦桧握紧王氏的手,一脸jian笑地说道。他对自己这位夫人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我这就写奏章,向官家举荐岳飞那厮chu理此事!”
第二天朝议之时,秦桧便xiong有成竹地将安置百姓所需的粮食和银钱报了出来。
他出列朗声道:“经老臣昨ye通宵测算,如若百姓数量为二十万,南返之后按半年的粮食计算,需要提供五十万石粮食。眼下尚是夏天,衣物、房舍等尚勿须担心。但jin ru十月后,天气转冷,为防百姓冻死,则必须建设大量房舍,为其提供被盖、过冬衣物……这笔费用至少需要三百五十万贯。”
这时,朝中群臣都听得鸦雀无声,他们大多都知道眼下朝廷财政拮据,不要说三百五十万贯,就是五十万贯都拿不出来。而五十万石粮食也不是个小数目,几LU宋军之所以撤退,虽然有为了和金guo和谈的原因,但军中缺粮,后勤接济不上亦是主要原因,尤其以江淮一带的张俊、杨沂中、韩世忠等诸LU军为甚。相比之下,岳飞的行营后护军之所以能打那么远,跟他的地盘是号称鱼米之乡的荆襄之地不无关系。所以岳家军的粮食供应在行营前护、中护、后护三军中是最充足的。
赵构这时提高嗓门问道:“诸位爱卿都听清楚了!眼下中原的百姓代表正在皇宫外等候朕的答复。对于如何安置这些南返的百姓,有哪位爱卿能为朕献策分忧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