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斗智斗勇 (2 / 3)
他的本意是如果能诱使日军在举南下进攻奉天才是他最希望看到的局面。但日军坚持不南下,他暂时也没什么好法子,只能看加紧对辽南日军的进剿,看能不能逼吉林日军回师增援。
格罗尼莫夫并没有如李若风所想的趁天黑潜入辽阳城,这帮**们跟第100旅的军需官要了一批空军火箱,然后把地狱火的制式武器全放在箱子里,所有人都换成了便装,随身只携带一把28式**。
他们将装有他们武器的军火箱搬上他们从奉天开来的三辆载重量为三吨的“阿莫”军用卡车后箱,全部三十六名原白俄籍战士,加上名中国籍队员,看架势还真有点像一队三流的军火推销商。
听四虎讲完格罗尼莫夫的准备工作,李若风马上就明白这家伙还真敢想,他们是打算用军火商的名义,仗着他们“国际友人”的特殊身份,光天化日之下大摇大摆地开着装有军火的卡车,驶进辽阳城。
为了更好的配合格罗尼莫夫的这个天才构想,李若风赶脆下令让围城的第100旅也配合下,把戏做足。
于是乎,上午九点过后,从奉天到辽阳的公道上,三辆没有任何标识的苏制“阿莫”军用卡车,从奉天方向以平均四十码的时速,嚣张地飞驰在已经被第100旅士兵重重封锁了的公辽奉公路上。
前后六道关卡,这个车队都祭出了他们“国际友人”的金字招牌,使得守卡的东北军士兵根本不敢拦截检查,层层上报后,上峰给出的全部是放行的命令。
这一情况,被潜伏在公路两旁村庄里的辽阳日军眼线看在眼里,且迅速将这个情报向城内通报。
东北军和关东军在东北开战,吸引了众多的英、德、美、苏籍军火商前来淘金。这种现像早就被中日双方默许并接洽。
毕竟东北战争还没有升级为中日两国的国战,中日两国政府都显得很有默契地把这种战争定性为中日两个不同的军阀势力的地盘争夺战。
日本驻国联的代表,也称这是关东军的私下行为,并非日本政府行为,而且,关东军现在已经得到了吉林省中方掌权者熙洽的邀请,而不是像中国人嚷嚷的那样是日本军队的侵略行为。
爱新觉罗·熙洽,是原满清皇族,这个身份并不是秘密。满清遗族一直在谋求复国,这在国际上也能说得通,于是,日本人一口咬定这是熙洽和张学良的个人争斗,关东军第二师团司令官多门二郎跟熙洽是师生关系,老师帮助学生参与中国地方军阀物的战争,这种现像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现像。
于是,这么一来,国联也无话可说,尽管**政府驻国联的代表在调解会上痛哭流滴指责日本的侵略行为,但这种痛陈申诉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弱。
东北军是中国的大军阀,日本人现在也一口咬定关东军是他们日本的大军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