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谍影浮现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谍影浮现 (1 / 4)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句名诗,里面点解出了两种甘肃特产。葡萄酒,出自甘州,夜光杯产地肃州。

        由此可以看出,历史上的河西行省,有着非常深厚的经济文化底蕴。之所以会在近代与中原一带脱节,主要就是原因没有铁路,运力不足。外面的产品运不进来,西北包括新疆的资源矿产运不出去。

        李若风当明清楚这一点。因经他上任伊始,头等大事就是修建连接兰州的铁路。不把铁路弄好,将来战事一起,兵力物资运输肯定会成大问题。

        当李承龙将这么大的一个项目跟美国政府谈判的时候,乐得美国政府差点要称他为天使了。因为这个投资巨大的工程,对拉动美国现在的经济,摆脱大萧条引起的困境,不仅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在某种程度也有着深远的政治意义。

        铁路工程技术,对现在的美国而言,那是相当的成熟。于是乎,大批的美国工程师来到河西行省,仿佛一时之间,河西行省成了美国人在东方最大的集散地。

        铁路修建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秘密,美国人捞到这个项目,让心有不甘的日本、苏俄、英国和法国也只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作为常识,一般人都知道伴随着铁路修建,是沿途矿产资源的勘探及开采,如果李若风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持,这个铁路协议肯定就得将这些开采权出让来换取美国政府的贷款。因此,在日本和苏俄暗中煽动下,国内一些不明究理的报纸,开始纷纷报道河西行省的卖国行为,包括江西苏区的报纸,都把河西行省省主席李若风贬成了大卖国贼。

        其实也不能怪这些报纸杂志想当然,这个时代的中国,地方军阀没有哪个不是用出卖地盘上的矿产资源来换取列强的资金支持。奉系,桂系,晋系,直系,皖系,包括国民政府都是这么干的。

        走自己的路,任别人去说。这就是李若风的态度。

        他的沉默,则被新闻界视之为默认,一时之间,国内所有的报纸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甚至有的报纸,不知通过什么渠道,把新生代西北军阀李若风的祖宗八代都挖了出来。于是,土匪世家的出身,又成了各大报刊口诛笔伐的素材。

        对此,李若风还是保持沉默,但这种情况让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新闻管制的必要性。

        对于进入河西行省的各路新闻记者,他除了对美国、国民政府、德国三家背景的记者准入放行外,其他一律挡驾,任你是什么背景也不例外。

        李若风自然知道堵不如疏,但是,他就是希望通过这种行为,向外界透露一个信息,河西行省服从中央,河西行省的背后有美国和德国撑腰。

        这么一来,日本算是明白了,李若风对大日本帝国很不友善,此人良心大大滴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