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入贡院九日三出 答考题留仙大意
康熙元年八月八日。众学子期盼已久的乡试终于到了。乡试是chu八点名入场,chu九考试,chu十交卷。这是第一场,第一场考八股文三篇,试帖诗一首。十一到十三第二场,考八股文五篇。十四到十六第三场,考问策五道。
傅寒竹三人也早早的赶到了乡试的现场。此时已经是人山人海,喧杂声令人心qing聒噪。亲友们在外围期待着看着他们的亲人,秀才们已经排好长队,陆续的接受门卫的检查。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秀才因身上带有作弊工具而被带走,清朝时期科考对作弊是相当严厉的。发现有作弊者终生不得复考,而参与作弊的官员,甚至要斩首,家产也要没收,轻的也要发配充公。
清朝对于考试挟带也有着严格规定,要求士子服饰,帽用单层毡,大小衫袍卦俱用单层。皮衣去面,毡衣去里。所有衣物只需单层,袜用单毡,鞋用薄底,坐具用单片。卷袋不许装里,砚台不许过厚,笔管镂空。携带的糕点也要切半检查。
然而考试和作弊本来就是一对双胞胎,只要有考试的地方就有作弊的现象,即使在后世科技如此发达,这一现象仍然未被杜绝。可以说无论对作弊考生监管的如何严厉,上面有政策下面就有对策。傅寒竹三人提着食盒在后面排着队,他们来的足够早了,可比他们早的仍然有很多。
“县考难,府考难,院考更难。”李明山看着人群,有看了看被取消资格的考生们,叹道。其实没有多少人笑话那些作弊的人,作弊现象也是科举一种普遍的风气。
“看到这样的qing景我倒是有一比喻。”傅寒竹突然想到形容科考的七似,旋即笑道:“秀才入闱,有七似焉:chu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qing惝怳,天地异se,似出笼之病鸟。迨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se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chu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liu。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
“寒竹老弟chu次乡试就能将科举考试比喻的如此恰当,实为我辈之佼佼者。”蒲松龄听后赞道。
“我也是胡乱比喻而已,虽没参加过大的科考,但也听闻了很多现象。俗话说的好,没见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嘛?”傅寒竹道,他对于此次乡试还是xiong有成竹的。
“留仙兄,想过没有,若是不中当如何。”傅寒竹知道,蒲松龄这次是不会中的,而不光这次,下次再下次,以后的很多次蒲松龄都不得中举。所以想试探一下蒲松龄的心tai。
“学子书生当然以前途为重,若是不能中举何以为官?若是不能为官,何以有前途?若是无前途,何以报guo安民。”蒲松龄正se道。
“留仙兄说的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guo治,guo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guo平天下,乃是我辈读书人不断追求的目标。”李明山点头道。
“两位说的是,但愿我们一起中举。日后在仕途上可以相互帮助。”傅寒竹知道蒲松龄对科考之事是放不开的,要不然也不会一直考到70多岁,也对,世间之人又有几人能看的开这功名之LU。
三人提着食盒陆续通过检察官的检查jin ru贡院之nei,贡院nei的墙壁上写着“明经取士,为guo求贤。”贡院nei是一条条考棚,有点像后世的养畜场。考棚分成一个个小号房,号房高六尺宽三尺深四尺,考生们就是要在这种地方呆上九天。
考生们在检查的官兵的安排下,井然有序的分配到属于自己的号房,而考官们此时也都在阁楼上坐好。贡院里有个高大的阁楼,可以清晰监视下面的号房,一般主考官就坐在这里监视考场,而下面也有官兵监视,可以看出考试的监管还是非常严格的。
到了下午,一切都安排就绪,考生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养jing蓄锐等待明天的来临。即便现在没有发卷考试也是不允许他们走动的,就这样所有的考生都苦苦熬了一ye。
翌日清晨。
官兵们早早把考生们叫醒,事实上ye没有几个好生能够在这样的jing神压力下安mian。主考官先是说了一些考试的注意事项,然后就开始发卷。
jin ru正式考试以后考场是非常静的,只能听到各种小鸟在吱吱喳喳的乱叫。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考官游走一遍,静的可以听到他们的脚步声,有的作弊者被发现直接被官兵差出去。有的考生还因为jing神极度紧张外加天气炎热而中暑和休克。因为这种现象常见,也就早有医生为他们治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