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惊天霹雳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0章 惊天霹雳 (2 / 3)
        中国球迷都知道,国内足球原来那一套选人用人和培养体制已经延续了许多年,几乎已经是根深蒂固了。

        小孩子想要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能走的路不外乎体校、足球学校和俱乐部梯队,也就是基本上放弃了学业。

        当然有人要说了,不会的啊,他们在那些地方也能接受文化课程教育啊。

        不过那些学校的文化课是怎么一回事,明眼人都清楚。

        还有种疑虑就是,能不能接受正规的文化课教育跟踢球有什么关系啊?国外很多俱乐部不也是从小就招人么?难道说学习好球就能踢得好?

        多学点文化知识你要说对球员的能力提升没有一点作用,那肯定是不对的。球员对技战术的理解和比赛时的思路,都有赖于一颗聪明的大脑。

        但真要说两者有多大的正相关,那就有些牵强了。没看那些巴西贫民窟出来的小孩,一路踢野球也能踢成世界级球星么?

        然而中国的国情相当之特殊,主要体现在家长对小孩的期望值都很高。几千年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还是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家长。

        在这样的环境下,要让家长痛下决心将小孩送到专门的足球训练机构去,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

        因为一旦练不出来的话,以后的成长道路都堪忧了。

        所以一般来说,能接受专业足球训练的,要么是成绩不太好想找另外一条出路的,要么是家庭条件不错可以允许孩子尝试不同方向发展的。

        至于对足球的热爱和孩子本身的条件,反而是被放在了后面的位置。

        所以这一条政策,说白了就是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至少在你上高中之前,还可以有选择的余地。

        也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会有更多热爱足球和适合足球的孩子投身到这项运动中来。

        有句话不是说嘛,中国这十几亿人口,怎么就选不出11个能踢好足球的人来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