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 江湖起风波 第二十七章 黐手 (1 / 4)
?南昧城。
“冚家铲,快点把人交出来!要不然打得你妈都不认识!”
不得不说,北虎帮的手脚真快。当屠诗和武止戈赶到位于该城的车马行的时候,怎么找也找不到被屠诗追了几条街的那人,果然不可能有收获。武止戈还差点和北虎帮帮众起冲突,屠诗赶紧将其拽走,留下一整条街都听得到的广式普通话。
武止戈这人很有趣,开口必是一句“顶你个肺”,但这对他而言还不算骂人,而应归纳在常用语气助词里;当他真的不爽时,会骂人家“扑街”,怒气进一步升级时就是“冚家铲”(类似“全家火葬场”或者“**掉了”),而比“冚家铲”更严重的,屠诗还没机会见识。
尽管武止戈脾气不好,但很仗义,这就足够让屠诗刮目相看了。调查北虎帮无果,两人打道回府的同时添加对方为好友。武止戈想请屠诗吃午饭,下午结伴去忆北城——他对魔荆和妖怪非常感兴趣。屠诗欣然应允,一来不急于一时,二来是想以吃饭为名借机讨教,看能不能能触类旁通、让自己有所提升。虽然剑法和拳术不是一路,但归根结底都是武术嘛。
武术分为演、练、打三法。
演,顾名思义就是表演。在武术表演大赛上,运动员打一套虎虎生风的拳法或者来一套绚烂的刀花,就是这一类,基本无实战意义,但方便了武术的推广。
练,顾名思义就是训练。天下武功的区别,很多时候就在这个练字上,同一种拳法,可能其名下流派的练法并不相同。训练是武术的基本,虽然没有实战意义,但只有年复一年的基本功,才能让武者长期保持巅峰状态。
打,顾名思义就是打杀。这是最具备实战意义的,却也是最朴素的,往往和演法大相径庭,让人联想不到这两者居然是一体。
举个例子,百家门掌门易无涯教授屠诗的“九口八法”极其精简,抛弃了演法不说,直接是练法和打法一体,甚至提倡在战斗的过程中练习、提高,而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要假想战斗。屠诗学不到打法,他必须自己将练法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打法。
而“黐手”,是咏春拳特有的、以“黐”的方式进行手部动作的训练形式,以其“若即若离、不黏不断”的意识训练为目标。屠诗早就听过这种与太极推手相似的练法,为了体验一下,他主动提出要和武止戈进行双黐手的训练,这种训练往往只在同门师兄弟之间进行,不过赞先生同意了。
双方四条臂膀运用几种动作循环反复地相互粘贴交缠,建立一个只属于双方的场子,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劲力在双方手臂上流转不定。双黐手锻炼的是“听劲”,双方这一搭手,就能感觉出对方的力往哪个方向使,力度又有多少,然后同步调整自己的劲力,与对方达成一个动态平衡。就屠诗理解,其实就是锻炼两手的触觉反应。他曾向左师傅提问“怎么知道破绽是真是假”,左师傅说“你要观察劲力流转,看对方哪里用的是明劲、哪里又是暗劲”,现在想来,武止戈每次能准准接下剑刃,很可能就是看破屠诗的劲力。
理论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在实践中,不动用真气的屠诗连续几次跟不上对方的节奏,被啪啪啪地打了几下脸,才知道这里面也大有学问,最后更是不得不承认自己没有学拳的天分。明明他的力气不比武止戈小,但用力方向不对,力度全被化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