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文武之道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三章 文武之道 (2 / 3)
        刘君韬在这封奏折中详细的讨论了文武之道,认为国家一旦重文抑武,则注定国灭,当年宋室便是如此;而国家重武轻文,则注定国乱,五代十国的混乱历史便是佐证!

        所以,刘君韬认为大明唯有崇文尚武才能重现汉唐盛世、再现大明盛举。

        在这份奏折中,刘君韬认为国朝如今逐渐开始重文,虽然还没有到重文抑武的程度,但这已经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河。

        并且,自从土木堡之败后,刘君韬认为朝中大臣,乃至大明上下已经开始丧失立国之初的虎狼之性!

        刘君韬还在奏折中举例:当年汉、唐等汉家王朝之所以能够将匈奴、突厥、契丹等强大胡族击败、甚至是灭族,不单单是因为国力强大、军力强盛;在国朝之初甚至就是几年以前,朝廷的军力都还是十分可观的,国力也曾异常雄厚,可到了如今为何会惨遭土木堡之败?

        就是因为现在国朝上上下下已经丧失了虎狼之性,这并不是说明军将士不勇敢、没有血战鞑掳的勇气,而是现在国朝文气大盛,而武人开始受到压制,以文制武的危险形势开始显现出来,这会让大明丧失汉唐那种崇文尚武的血勇之气!

        “长此以往,我大明儿郎会在诗书的教化下,变成温顺的羔羊,而没有了武力作为保证,周边的鞑虏必将频频入侵,到时候大明将会永无宁日!”

        刘君韬在奏折中,以汉唐类比大明,言道:汉唐两朝之所以强大,关键不在于国力,也不在于财富,而是在于当时汉家子民那种崇文尚武的蛮霸精神!

        那时候,汉家男儿一手礼仪诗书诵读传家,一手陌刀铁马征战天下,先贤们不但能够吟诗作对、出口成章以流传千古,更能够跃马提枪、横行大漠以捍卫华夏!这才是汉唐强大的真正原因!

        遥想当年,汉武大帝要北伐大漠反击匈奴,下诏天下想要加入汉军出征的良家子弟自备战马、兵器汇集长安。

        诏令一下,只见南到岭南之地、北至幽并之州,西至西凉三辅之地,东至山东渤海之滨,通往长安的驰道之上全都是自备战马、扛着大刀长矛,自发赶往长安参加北伐的汉家儿郎!

        史书就曾记载:汉武诏令所至,其地皆余妇孺、老幼之人,而男子具至长安听宣!就连各地死牢之中的囚犯得知此事之后,都叫嚣着要前往长安北上杀胡,以死于刑场为耻,以战死疆场为荣!彼时汉民之性烈可见一斑!这也是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的由来!

        “这才是我汉家应有的模样,大丈夫岂能整日玩弄文字而做女儿姿态!”

        此时的大明虽然武人地位开始下降,并且始作俑者之一就是景泰帝,但是尚武的精神已经残留不少。

        当景泰帝看到奏折中这句“怒吼”之后,也不禁为之赞叹!

        “刘总兵虽然行事偏激,并且有滥用武力之嫌,但其本意还是好的,对朝廷也是忠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