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其心可诛 (6 /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0章 其心可诛 (6 / 10)
        只见凉山穷,不见凉山困。

        最悲伤作文开始走红!

        有网友挖掘,媒体上最早的报道,来自**记者深入大凉山后写的文章,文章写到小学教师分享了这篇泪的作文。

        但其实,这篇作文面世的背后推手是某基金会的负责人。

        **的文章被热传后,该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再三向记者**,称这篇作文并非记者走访大凉山发现,而是自己在看望某小学支教老师时发现并拍摄的,请**的记者给出合理的解释。

        这个慈善基金会的前身是另一个名字,曾因捐款账目不清被质疑得一塌糊涂,后重整注册成非公募基金,不能公开在网上求捐。

        虽然这个基金会是在做慈善,但制造煽情热点来吸捐的行为仍然引起了诸多网友的反感,尤其是在大凉山这个特别的地方。

        大凉山,属西蜀彝族自治州,地处偏僻。

        爱心人士提起凉山,总喜欢用数字开头——“xxxx年,凉山累计登记在册的吸du人口高达1.3万多人;检测出hiv感染者已超过6000例;孤儿有8000个,而能够得到救助的不足2000人”

        哪怕不知道这些数字,光看小女孩柳彝的泪,任何有恻隐之心的人都会忍不住想伸出援手。

        但很少人知道,凉山几乎是大宇非政府组织(ngo)去得最多,也是公益资源最多的地区,光大大小小的基金会就有几百家。

        专门关注凉山的基金会有:凉山州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凉山州教育基金会;凉山汉达社工服务中心,关注社区发展、老人儿童;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等等。

        还有一些大的基金会,对凉山医疗、教育的捐助力度也非常大,比如中华红丝带基金、索玛慈善基金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