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蜀王壮哉 (2 / 4)
古来为质者,短则十数年,长则永留敌国,直至命丧。更何况突厥苦寒,突厥人不识礼数,饮食风俗更不比大唐,以李恪的年纪,要想保全归来确非易事。
长孙无忌看着褚亮,问道“如此说来希明已有腹稿?”
褚亮回道“若是陛下应允遣质,质子人选便非蜀王不可。”
“何以见得?”长孙无忌问道。
褚亮看了看四周,见身后并无旁人,于是回道“太子乃储君,储贰之重,国之根本,自然动不得,而自五皇子燕王佑以下,尽皆年幼,若是北去恐难成活,能为质者无非便是蜀王恪和越王泰,然越王乃嫡子,深得陛下喜爱,无论是陛下还是长孙皇后都不会应允越王北上,故而为质者只能是蜀王。”
褚亮一边说着,长孙无忌一边点了点头。
褚亮之言确有道理,除去李恪和李泰,其他的皇子尽皆年幼,不能为质。而李泰又为嫡子,深得李世民宠爱,再加上他自幼肥胖,不宜远行,为质最合适的人选自然就是李恪了。
长孙无忌看了褚亮一眼,淡淡问道“算到如今,希明之子已在弘文馆待了有些年了吧。”
长孙无忌之言一出,心思通透的褚亮立刻明白了长孙无忌的意思。
长孙无忌贵为吏部尚书,又为当朝国舅,与李世民私交甚笃,有些话,他自然是不便也不愿说出口,只能由旁人代劳,而褚亮便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褚亮入仕数十年,侍陈、隋、薛、唐四朝七帝而不倒,自有其独到之处,岂会听不出长孙无忌言下之意。
褚亮听了长孙无忌的话,回道“到武德九年末,小儿遂良在弘文馆便满四年了。”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令郎才品俱佳,若是光在弘文馆蹉跎确实是可惜了,待年末百官大选之时,令郎便去门下省任起居郎吧。”
门下省乃三省之一,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起居郎虽只从六品,但掌记录皇帝言行,修起居注,是为天子近臣。褚遂良若是能以起居郎入仕,自然是个再好不过的起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