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95章 两支枪 (2 / 3)
马拉申科的话当场问住了伊乌什金、一时语塞,不过马拉申科倒也不需要伊乌什金做出任何回答,纯粹只是当闲聊一般地随口一说而已。
“拿上枪,下车,我们还有活儿要干。”
马拉申科的车长座椅背后有两支自卫长枪,一把是陪伴了他太久的芬兰索米**,另一把则是出自卡拉什尼科夫之手亲自组装制造,点名要送给马拉申科做礼物的截短版AK-44突击步枪。
说这把AK是短突击步枪倒也可以,但是它和后世真正的短突击步枪其实还有些差距。
为了方便狭窄密闭空间中的拿取使用,卡拉什尼科夫在量产版AK-44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做了适应性改动、有针对性地改进设计。
譬如说将量产版的木质枪托改成了折叠金属托,内埋于枪身内的结构和枪管长度不变,但却截断了前凸外露的大部分枪管,仅留最后一小截用以架设照门。
这一改进使得缩短版的AK-44在枪托折叠情况下的全枪长度,相比量产基准版减少了大约40%,在抓紧赶时间研发的前提下实在称得上是一项出乎意料的成就。要知道卡拉什尼科夫对这一改进设计从开始到定型,只用了三天不到的时间、两天多一点。
甚至于就连马拉申科听到这一时间的时候都表示惊讶,赞叹又震撼于卡拉什尼科夫的天才般枪械理解和专业精通。这要是换做其他的设计师来,马拉申科估计从设计到测试再到实际生产,最少也得三五个月的时间。
或者说是因为有自己的指点,才有卡拉什尼科夫如此之快的神速?
呵,也许吧,不过这并不重要。
事到如今的马拉申科在很多问题上已经变得佛性了许多,不再像当初刚穿越来时的愣头青那样,啥事都要刨根问底地弄个明白。
人有时候变得糊涂一些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啥事都搞那么明白反而把自己活得很累。
回首望着座椅背后挂着的这两支属于自己的枪,马拉申科忽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怅然若失之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