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再续前缘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三章 再续前缘 (1 / 7)
        
雪莲在雪山上才开放,鱼儿在水里才能游荡。

        ——塔塔尔族谚语

        在被誉为“春城”的云南省昆明市,巩怀周的后裔、巩连朝的小女儿巩碧玉继承了巩氏家族书香门第为人师表的传统,在一所大学里担任历史教师。

        当年,巩碧玉从四川的一所师范大学毕业以后,来到了少数民族云集的云南边疆,专门从事研究和教授明朝历史的专业。

        初春的一天,她无意在浩瀚的历史史料中暮然发现,自己的祖先曾经跟随大航海家郑和的船队多次下西洋,而且与郑和的后代结下了很深的情缘。

        她对这个发现感到非常的兴奋,随即决定去寻访郑和在云南的故乡。

        巩碧玉背上双肩包,一个人来到了郑和的出生地——昆明市晋宁县城的昆阳镇。

        她找到了在郑和故居建立的郑和公园,缓缓地步入公园的正大门。她环顾了四周一会儿,然后款款地拾级而上,看到了前方高大的郑和雕像掩映在青松古柏丛中。

        5.55米高的郑和昂首挺胸,英姿飒爽,屹立在3米高、形似宝船船头的基座上,左手拿着长剑的把柄,右手握着航海地图,饱经风霜的脸庞气宇轩昂,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他的右脚向前做着跨步的动作,象征着大明王朝冲破2000年的禁锢,迈出了向外部世界开放的第一步。

        巩碧玉在正面瞻仰了郑和的雕像以后,来到雕像的后侧,只见后侧雕刻着一组8幅青色花岗石浮雕开放先驱——郑和。浮雕再现了郑和从少年到航海家的生活情景和成长历程。

        巩碧玉告别了郑和雕像,来到了月山。

        月山的山顶坐落着一幢三宝楼,是用郑和的小名三宝命名的。三宝楼共有3层,主体模仿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形状。门头的上方悬挂着近代学者梁启超题写的“海上巨人”4个斗大的金字。三宝楼琉璃瓦顶,雕龙画凤,绚丽多彩。四周点缀的汉白玉围栏把三宝楼装饰得既光彩夺目,又清新典雅。

        巩碧玉缓步登上三宝楼,极目远眺,烟雨茫茫的滇池涌入眼帘,顿时给人以亲自驾驭宝船、驰骋大海的真实感觉。她长久地待在那里,脑海中努力还原着祖先和郑和劈风斩浪、勇猛前行的场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