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四章 兰州再见 (1 / 5)
晴天多打柴,雨天不湿鞋。
——土家族谚语
班里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毕业分配的方案。关于牛木林的是留校工作的消息:一是到大学组织部工作,二是留在中文系德育教研室任教。
对此,牛木林嗤之以鼻:一是没有班主任来找自己谈话,二是这两个工作都不是他喜欢的。他不喜欢循规蹈矩和死板教条的机关,更不喜欢向学生讲述什么道德。他还是想当一名新闻记者。
一天,牛木林听说中国新闻社西北记者站要在中文系的毕业生当中选拔一名记者,便立刻约上室友吉思峰一起前往记者站站长住宿的兰州大学专家楼。
专家楼深藏在新文科楼东边的一片绿荫丛中。牛木林以前根本不知道校园里居然还有这样一幢2层小楼。他们沿着用橘黄色瓷砖铺成的甬道向前方搜寻,在甬道的尽头找到了淡黄色的专家楼。
现场的境况让他大吃一惊:班里的好几位同学早已经在那里了,正站在院子里和站长在热烈地交谈呢。
牛木林向站长询问招收记者的条件和要求。
站长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戴着一副黑框的近视眼镜,神情和蔼,说话温和,但是却很有权威感。他言简意赅地介绍完记者站的情况,然后问道:“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啊?”
牛木林回答道:“我叫牛木林。”
站长马上说道:“噢,我对你是有印象的。我看过你的档案了。你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也是党员,符合我们的条件。唯一不合适的是你是回族。这个会有一些问题。因为当记者要到各个地方去出差和采访。回族吃饭很不方便啊,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
牛木林和吉思峰沮丧地离开了淡黄色的专家楼,默默地沿着橘黄色的甬道向新文科楼走去。
“牛木林,你在想什么呢?”
牛木林闻声抬起头来,看见学生党支部书记、即将毕业的研究生谢电波站在前面向自己打招呼呢。
牛木林回答道:“我在想——毕业以后到什么单位去工作呢。”
谢电波问道:“你自己想干什么工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