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1章 将令 (2 / 3)
鼓声大起,不一时众将齐聚。李广站在帐中,打开兵部文书,慢慢宣读。
众将的神色一时欢喜,一时迷惘。
兵部文书中,先是宣布提升卫青为奋威将军,白不信提升为定远将军,刘七、陈庆之、石迁一并提升为常将军,花木兰因其带军投汉,功劳更高,连升两级也为常将军,众将中唯有马超因是后来平调过来,暂不提升;然后又对顾卫东通报表扬,说他“谨慎敬业,严于治军”。众将一时多有愤愤不平之色。
卫青的心中也是一喜一忧,喜的是自己升为奋威将军,现在他的官职已经与吴明相平了,一年时间居然就能由一个小小的伍长一路升迁到了如此高位,任是谁也都会高兴的,加之众将皆有提升,更让他高兴,忧的是为何江侍郎会表扬顾卫东。顾卫东屡次暗害卫青,最近一次是指使左慈下毒,虽则是私人恩怨,却也危害汉军安危,何况顾卫东每日里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哪里有什么“谨慎敬业,严于治军”之事?这等表扬,其实就是在为顾卫东以后的长职做铺垫,江侍郎久居官中,哪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卫青实在不懂为何江侍郎要表扬顾卫东。
白不信一看卫青的神色就知卫青在想什么,他在卫青耳边低声说了四个字:“三月之期!”
卫青心中一惊。
他居然忘记了这件事。当初江侍郎以手中的证据威胁顾尚书,顾尚书答应将兵部权力全部交给江侍郎三个月,曲指算来,现在已是三月期满,看来这个文书又是顾尚书和江侍郎相互妥协的结果,江侍郎在行使最后一次兵部大权,提升一众将士,但同时也不得不与顾尚书妥协,表扬顾卫东。相到这里,卫青的心中不由有些忧虑,此前在江侍郎庇护下,众将一路血战,虽有顾卫东的干扰,却没有兵部的强行乱命,现在顾尚书接手,只怕今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李广宣读罢兵部命令,走到卫青眼前,又取出一封文书来说道:“大司马命令,分路军包抄到信阳之后,侧击汝南,中路军正面拒敌于信阳,将金军一战全歼,三秦之地一战尽得,上可报效君王,下可告慰黎民。”
此话一出口,好几个将领都同时“哼”了一声,连李广都是一脸不屑的传罢这话的。大司马这种伟大的计划都已经玩儿了两回了,第一回是兵指南河,想一战歼灭敌军,清扫南河以南,结果失败,然后是渡河之后,又想一战收复中原,结果中了金军的计,仓皇南逃,现在又来这一手,真搞不懂大司马为什么就不长记性。但无论他怎么不长记性,他是大司马,底下的人只能听从。
次日一早,李广先拜别卫青而回,又过了一日,分路军十万大军起兵,经淮南,过阜阳,兵锋直指汝南!
汝南,属豫州,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又居豫州之中,故汝南又有“天中”之称。高帝二年始建汝南郡,郡治在上蔡,属平舆、宜春和安城三县所辖。文帝时,汝南郡已由陈郡析置。景帝二年置汝南国,立其子刘非为汝南王。三年徙刘非为江都王,汝南国除为郡。武帝元朔五年削淮阳国之期思、弋阳二县属汝南。宣帝元康三年,又得淮阳郡长平县。成帝元延三年,封淳于长为定陵侯,置定陵侯国,属汝南郡。又以新汲县属颍川郡。自古汝南有“负山面淮,控扼颍蔡”之险,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汝南又有汝水,汝南因汝水而得名,当年,周公营建东都洛邑时,广建圭表测日影以找寻“天下之最中”,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汝河之滨建起天中山日表,以为天下之中。卫青这一次,要占领的就是这个“天下之最中”的汝南郡。
十万大军一路北行,非止一日,已至汝南城外。这一路上,十万人衣不解甲,马不离鞍,随时防备着金军来袭,可怪的是连金军的人影都不见一个,询问一众百姓,都这原本有金军驻扎,但在汉军分路军来前数日,都忽然纷纷拔营而去,至于到哪里去了,则不得而知。
现在,汝南城也是一样。汉军还没有扎营,城内就有乡绅来拜,说道前几天城里还有大量金军驻扎,但一夜之间突然拔营而走,不知所踪,现在的汝南,已是一座无人占领之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