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章 牛倌儿,大仙儿 (1 / 2)
故事开始在民国七年,在胶东半岛最东处,有一座山,名唤昆禹山,这山倒是不大,可是却极有灵性,据说当时有游方的高人经过此处,见到了山中紫气升腾,感慨道人杰地灵,于是在山中建观成仙,这观就叫昆禹观,这道人就叫昆禹道人,也就被认为是这山的山神。百姓求求之,无不灵验。
那山下有个慕家,是整个半岛最大的地主,这慕家先祖最早是当官的,告老还乡后在这里买田务农,后来家道败落,但是仍有良田六十亩。有了这本钱供慕家人修生养息,果真在几代人后慕家出了个人才,这人趁着当时清末天下大旱,民不聊生,农田颗粒无收,用积蓄的粮食以极低的价格换来农民手中的田地,于是慕家一口气得良田无数。这慕家后人名叫慕墨林,农户们对他的心黑手辣咬牙切齿,一气之下干脆给他起名叫慕黑子。这慕黑子有钱之后,怕官府再有人与自己作对,于是捐钱买官,自此有了官身。从此慕家官商合一,雄踞一方了。
这慕家到底多有钱?这还有一个故事在里面。说有一天,一个老乞丐来讨饭,讨到了这慕家门口,慕家的账房先生不愿意给他,慕黑子就说了,给他吧,反正他吃饱了屙屎也早晚得屙到慕家的田里。老乞丐听到这话生了气,于是发誓说自己绝不在慕家的田里屙屎。慕黑子听到这话笑了,便与他打了这个赌。这老乞丐离开了慕家,一路走一路走,见到耕地的就问这是不是慕家的田,一连走了三日后,老乞丐心想,这总该不是慕家的田了吧?于是屙了屎。却没想到种田的说,这里还是慕家的地。
这慕家如此有钱,老百姓就揣测其中原由,但是猜来猜去无非都是瞎说罢了。一日那山上的昆禹观的道士下山做法事,是给一家老寿星入了殡。这时局太乱,昆禹观里的道士走的也不剩几个了,剩下的这个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吃了顿丧宴,一吃好的喝好的不免就喝多了,于是百姓就从他口中得知,这地上本有两处穴眼,一处是公的,另一处是母的,公的在这山上吸纳天地灵气,被昆禹道人就地修了昆禹观,如今的时局灵气稀薄,所以昆禹观不免败落了。而另一处吐纳灵气旺气,就在这慕家后院里。所以慕家发达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今这家业已经传到了慕黑子的儿子慕二黑手里,这慕二黑操持家业,强买农户土地,**之下做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这慕家也算是受到了报应,慕二黑生个闺女居然是个丑八怪,皮肤漆黑面目可憎,到了四十岁也没嫁出去,慕二黑招上门女婿都招不到,是上天要慕家绝后啊。
不过后来慕家还是找到了亲家,是一个外省客商黄家,这黄家家主也是腰缠万贯,有个儿子据说是一表人才,慕二黑老来嫁女,喜得贤婿,不免夸口说,黄家贤婿有才华,但是就是一个废材都没关系,因为我慕家足够养你十辈子。你黄家虽然有钱,但是还比不得我,你黄家就算是给我慕家山头上每一棵树上都挂上一文钱,也挂不完我慕家一半的田产。慕家气焰之盛可见一斑。
话说这慕家有一个小牛倌儿,三岁就父母双亡了,慕家收了他家的田,他人也跟着慕家讨生活,做了个牛倌儿。这小孩子随着慕家人姓了慕,因为养牛,也随着畜生起了名字,叫牛儿。如今牛儿已经长到了七岁,沾了慕家嫁女儿的喜气,慕牛儿也得了十文赏钱,拿着赏钱的慕牛儿欢欢喜喜的去放牛,放到了昆禹山的山脚,正是正午,大太阳挂在空中,幕牛儿也是口干舌燥,于是就着树栓了牛,在树下休憩起来。
半梦半醒之间,慕牛儿隐约看见脚边有一只碧绿色的兔子,那兔子在啃他的草鞋,啃着啃着居然啃到了自己的脚,啃出了血,慕牛儿也醒了,一气之下去追那兔子。这兔子不知是不是吞了什么仙草,跑起了居然腾起一阵白雾,慕牛儿追着追着就追到了山顶,到了这山顶昆禹观前,兔子也不见了,慕牛儿也是累的气喘如牛,于是进观要找个阴凉处休息。
慕牛儿进了这观,才发现这观破落的可怜。观中就三清殿一座殿,还有殿后一座禅房,其余的屋子因为年久失修已经坍塌了大半。慕牛儿进了殿,却不见有道士,三清像多年未见香火,早就褪了色掉了漆,唯有殿中昆禹道人的神像还保存完好。慕牛儿虽然常年放牛,知道昆禹山上有昆禹观,倒从来没有进过这观,好奇心驱使之下,他就细细游览了起来。不久就绕到了这殿后,客房门上了锁,但是门轴已经腐烂,铜锁已锈蚀了。慕牛儿轻轻一推,整扇大门都倒了下来。客房应该没人进去过,因为门板倒在地上,居然扬起了大片大片的尘土。慕牛儿被这尘土呛的咳嗽起来,眼泪也止不住的流,等他平静下来的时候,再定睛望去,吓得他满后背冷汗,因为这客房床上有一具尸体!
慕牛儿壮了胆上前去看,这尸体浑身苍白无血色,但是并没有烂,甚至可以说是栩栩如生。根据这尸体的衣服来看,应该是个道士,这尸体也奇怪,衣服都因为老化而变成一绺一绺的了,刚刚他动静太大,这衣服也化为了粉尘,倒是道士脚上的一双绿鞋质量好,没有腐烂。这道士尸体应该有些年岁了,但是在光下一看反而有些玉的光泽。慕牛儿就近去看这道士面相,他能有个三十出头,不但不丑,反而儒雅英俊,神态祥和。他身体上有几处黑色的纹身,顺着这道士修长健美的身体纹下去,让这道士显得有几分神仙气质。
看完了尸体,慕牛儿心中始终有一点迷惑,他挠着头始终想不出答案:这道士是怎么死的呢?被人锁在这屋子里饿死的吗?可是为什么他面相这么祥和呢?要是被人误锁的话,这观这么小,怎么没人发现他呢?还有这尸体都过了这么久,为何不腐烂啊?想来想去牛儿越想越恐怖,看着这尸体,总觉得他会突然睁开眼睛,牛儿慌忙的跑出了观,下山去寻牛了。
牛儿走在山路上,心中思索着,终究是个孩子,心地善良,越走越觉得道士可怜了,这乱世人过得本来就艰难,这道士死了却连个棺椁都混不上,这该多凄惨啊啊。他本来就无人知晓的死了,自己发现了,再不去埋了他让他入土为安,怕是永远得不到安息了。牛儿看着天还没黑,自己连忙去山下农户家,花了自己的十文钱,买了一张草席和一把香,借了铁锹山上就欲埋道人。
刚刚走到山脚,牛儿却发现自己放的牛没了,大惊失色下赶忙四处寻找,可是牛却是一去无踪了。想到丢了牛,慕二黑肯定会活活打死自己,牛儿吓得哭了起来。但是再哭也是无济于事,牛儿还是带着草席和香上了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