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冯赟病重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4 冯赟病重 (1 / 2)
        李从厚亲征凤翔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暗中观望,想看看李从厚到底有多少本事,虽然当时李从珂实力不济,但很多人都还是更看好李从珂,毕竟李从珂身经百战,不是李从厚这等从未上阵的娃娃可以相比的,但是不出一个月,平定凤翔的捷报传示天下各镇的时候,许多人都是惊愕不已,他们没想到李从厚会胜得如此快,出征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凤翔就被攻破,令很多人都是收起了先前的那点小心思。

        “想不到陛下能够如此快速的平定李从珂,李从珂身经百战,手下将士都是跟随他多年的老兵,却连一个月都没有坚持住,看来我们的陛下实在不可小觑啊!”

        河东节度使范延光接到军报之后,大为感慨,在李从厚进军西征凤翔的时候,范延光还在暗自图谋,若是李从珂与李从厚两败俱伤,他是不是有机可趁,河东重镇,兵精粮足,想要有所作为,并不是很困难,但是这一份军报传来,彻底打破了范延光的幻想,他知道自己远不足与李从珂想必,李从珂都废了,他若是还敢冒出头,那不是作死吗,所以立即上表向朝廷称贺。

        其实不只是范延光,还有成德的石敬瑭,当初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思,不过他的心思与范延光略有不同,他倒是没想过做什么,而不过是想自保而已,军报传来之后,石敬瑭知道,自己的这个妻弟不简单,结合李从厚先前的行为,知道自己也在李从厚的目标之中,他不能表露半点异心,否则他将和李从珂一样的下场。

        还有就是幽州的卢龙节度使赵德钧,赵延寿的养父,他不仅仅是接到了朝廷的军报,还有赵延寿的私信,赵延寿在信中称赞李从厚英明神武,劝父亲要恭谦的侍奉朝廷,莫要做那出头鸟,否则悔之晚矣,赵延寿是亲身经历了凤翔的战事,幽州的城墙也不见得要比凤翔的坚固,李从厚能够毁了凤翔城墙,就能毁了幽州城墙,赵德钧真要是与朝廷对抗,结局只怕还没有李从珂好,他赵延寿只怕也没有李重吉那么好的待遇吧!

        各地节度使纷纷上表称贺,这也给了李从厚一个机会,先是削弱河东,委派了刘遂清出任汾州刺史、陈保极出任辽州刺史,而后又削弱卢龙镇,委派王瑜出任蓟州刺史、孟承诲出任莫州刺史,而这几个刺史不受节度使管辖,只听从朝廷的号令行事,也是牵制他们,如今李从厚威望正高,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陛下御极至今已经两载,依旧沿用先帝长兴年号,本是追思先帝之仁风,然毕竟当今天子乃是陛下,先帝已经仙逝,臣等商议之后,请旨陛下,希望陛下恩准,命礼部择定年号,改元以示新朝之气象!”

        李从厚回朝没有多久,许多官员开始纷纷上书,请李从厚改年号,李从厚登基的时候,他们就上书过几回,当时李从厚觉得没必要那么麻烦,年号改来改去的,有什么意思,当然他不能这么说,就借口追思先帝之灵,依旧使用的是李嗣源的长兴年号,两年过去了,现在他们又开始劝说李从厚改元,也是因为李从厚此番建立了很高的威望,大家对他主政还是有信心的,希望开创一个新盛世。

        “冯相所言甚是,既然众臣皆有此意,那就照办吧!”

        李从厚这一次没有拒绝,他也不希望一直让自己活在李嗣源的影子里面,事情他可以照着李嗣源的版本去做,但是有些地方还是要改一改的,李嗣源做的也不都是正确的,他也有犯糊涂的时候。

        “臣记得礼部在陛下登基继位之初,就已经拟定了几个年号,有应顺、清泰,陛下可以从中择取陛下心仪之年号即可!”

        “清泰,有清净平安之意,《文质论》有言:承清泰,御平业;朕也希望六合清泰,那就清泰吧,不必再费神去商议了,这个就可以,今年就免了,明年再改元清泰。”

        “臣遵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