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 洛阳宫变 (1 / 2)
洛阳,秦王府内,长兴元年,拜河南尹,兼判六军诸卫事,长兴三年,兼中书令,与宰相分班而居右,长兴四年,加尚书令,食邑万户。
身处王府的不是李从荣一个人,还有枢密使朱弘昭、冯赟,以及李从荣的心腹康义诚,李从荣召集这几个重要的人前来,自然是有他的目的。
“今日本王入宫问安,父皇难以起身,以及病入膏肓,时日无多,当此国家多变之时,本王当首先控制皇城,一旦父皇真的龙驭宾天,也不会出现有乱臣贼子作乱之事,诸公以为如何?”
自古皇权更迭,更容易出现变故,至今为止,李嗣源始终没有确定皇太子的人选,李从荣因此始终觉得不安,他不是没有威胁,虽说眼下他掌控大权,但是很多人心里并不服他,这一点李从荣不是不清楚,外面他还有两个威胁,一个是他的亲弟弟李从厚,这两年治理地方颇有政绩,深得李嗣源称赞,李嗣源也是对他颇为赞许,因此也引得朝中不少人对他颇为倾心,这就是潜在的威胁,另外一个就是凤翔的李从珂,战功赫赫,跟随李嗣源打了三十年江山,军中声望少有人能够匹敌,这也是李从荣的一大威胁,所以他不能不有所谋划。
“殿下,恕下臣直言,现在皇上虽病重不起,然无有明旨,殿下带兵进入皇城,只怕不妥,臣明白殿下是对嗣位有所担心,然伦理有序,无人胆敢有非分之想,殿下何以自忧!”朱弘昭劝说起来,这个时候李从荣带兵进入皇城,谁知道他是为了护驾,以防万一呢,还是图谋不轨,李嗣源虽然病重,但却没有咽气,也没有明旨传位李从荣,一切皆有变数,他们不敢将赌注押在李从荣的身上,一旦输了,那可就是全家皆覆没的结局了。
“朱大人所言甚是,还请殿下三思而行,若真要行此事,也当取得皇上的旨意才行,否则擅自控制皇城,只怕会授人口舌,反说殿下图谋不轨,那就真的是有理变成无理了!”冯赟亦是劝说起来,这样的大事,他自然不敢随意附从。
听到朱弘昭和冯赟的话,李从荣的心中冒出一团无名之火,他知道这两个人跟自己不是一条心,说什么让自己前往请旨,李嗣源现在什么情况,他又不是不知道,都已经连张嘴都难了,哪里还能有机会给自己传旨呢。
“二位说这些,到底是何用心,要知道现在情势紧急,若是有乱臣贼子趁机作乱,又该如何,本王这么做也不过是防患于未然,有何不可,你们让本王进宫请旨,可是你们也不想一想,父皇现在的情况,又如何能够下旨。”
听到李从荣这一番话,朱弘昭、冯赟都知道,李从荣心意已决,他们再劝无益,所以纷纷选择了沉默。
倒是康义诚奋起喊道:“殿下乃是凤子龙孙,将来继位是合情合理的事情,现在防患于未然,不过是为了护驾,有何不可,臣愿意跟随殿下!”
这几年因为李从荣的身份步步拔高,李从荣身边不乏曲颜讨好之人,但很多人是得利而忘义,唯有康义诚与之倾心结交,康义诚也因为李从荣的关系,官职不断提升,如今是禁军副帅,而这主帅就是李从荣。
看到康义诚赞成此举,李从荣的心里就踏实了,原本李从荣请朱弘昭、冯赟前来,不过是希望他们同意,但是他们不同意也不要紧,他们不过是文臣,自己也不需要他们,当下也不再与他们多说废话。
“传本王军令,集结侍卫军准备进宫护驾!”
出了王府,朱弘昭、冯赟两个人面面相觑,他们知道李从荣的性格,此番若是李从荣真的成功了,事后他定然不会放过他们两人的,李从荣的性格他们很是清楚,此番他们反对了李从荣,事后必然会被清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