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农业改良 (2 / 4)
苏油说道:“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四路之地,其实是有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的?欠缺的,是有效的机制,和启动的资金和契机?”
韩纯彦苦笑道:“这论调,和朝中幸进太相似了,但是他们却没有拿出有效的办法。”
“青苗,免役,保马,市易,章奏之中说得那叫一个冠冕堂皇,结果无一不是敲剥百姓的工具,不知少保又有何办法?”
苏油点头:“青苗,免役,保马,市易。”
韩纯彦先是大惊,然后又放松下来,哈哈大笑:“少保可真是诙谐。”
苏油摇头:“我是认真的。”
韩纯彦一下子就傻了:“这……这个万万使不得。”
苏油笑道:“青苗就是农业,免役就是差役,保马就是畜牧,市易就是行商。其实真要是解决了这四个问题,四路振兴,其实是大有希望的。”
“王相公眼光其实是没有错的,不过手法糙了一些,哪里知道河北河东虽多雄烈之士,却也经不起他那样的糙法。”
韩纯彦松了口气:“只要不是拗相公那一套就行。”
苏油说道:“我们先说青苗,我这里的青苗,是指农业,但是并不是简单的贷款给农人,然后撒手放任不管。”
“北方与南方不同,作物生长时间长,加上四路灾荒频繁,百姓们更喜欢种植小米,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耐存储。”
“其实远比小米高产的作物,是小麦,我从天方带回的麦种,经过西南理工与陕西神禾塬找到的一种原生偃麦草进行杂交之后,得到了一种抗病性强,粒大饱满,麦穗致密,成熟之后穗轴不折、可以自由脱粒选种,稳产高产的新麦种——莱山一号。”
这个在学术上叫做“远缘杂交”,是西南农科在有了性状杂交公式之后的新突破。
名字听起来十分古怪,但是韩纯彦一听就明白:“《山海经·西山经》曰:‘又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西皇之山;又西三百里五十里,曰莱山”。”
苏油微微一笑:“世兄也是学问博洽。莱,即来,古字之形,就是一株小麦。陕西路神禾塬,即古之莱山,《拾遗记》云:‘神农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