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军事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七十八章 军事 (3 / 4)
        高遵裕为什么在河湟呆着?道理很简单,他是赵顼的舅舅。

        赵顼要舅舅成为自己的臂助,与舅公曹佾相制衡,就得让高遵裕立功。

        赵顼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舅舅先在河湟初步建立战功,这样差不多升到节度使,然后在平灭西夏中作为主力再立大功,成为舅公那样的节度使平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民间称呼的“使相”。

        然后赵顼就可以给母亲的家族大加恩赏,同时效仿祖宗杯酒释兵权的惯例,让舅舅“回家享福”,荣居幕后,削弱太后家族在朝堂的控制力,同时又可以让高家的勋戚地位再次得到加强,起码再过一百年不褪色。

        算盘倒是打得很漂亮,就只有一个问题——没有问问西夏人答不答应。

        而苏油最担心的,恰恰就是这个。

        高遵裕也是武将勋贵之后,善言词,晓武略。先是真宗时以父任累迁供备库副使。英宗时,曾任镇戎军驻泊督监。赵顼即位,以其与夏人交涉得体擢知保安军。

        其后任秦凤路沿边安抚副使,知通远军军事。熙宁二年,擢升引进副使、带御器械。当年,破西夏军于野人关,据武胜城。因功诏知镇洮军军事、进西上阖门使、荣州刺史,充总管。

        其后在王韶攻略河湟的时候,复知通远军,加岷军刺史。

        从履历上看,毫无瑕疵,而且在岷州以数千之军,笼络住了瞎毡以下三十万蕃部,有力保障了王韶的后方。

        可以说大宋收河湟,高遵裕的功劳起码占了一半。

        不费一兵一卒得岷州西北几百里地几十万蕃人,虽然主要还是王韶的强势和战胜吓出来的,算是搭了个顺风车,但是仅仅从战果来说,还真不比王韶取得的蕃部少。

        而且瞎毡相当的忠心,大宋在岷州的统治相当的稳固。

        那必须的,因为羊毛生意的利润,让以前的一头羊,变成了三头羊的价值,相当于岷州蕃人在归宋之后,人均收入莫名其妙地突然多出来两倍,用欢声载野来形容一点不过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